文化浙传

文化浙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浙传 -> 正文

爱情的无数种开始和结果——浅析《英国病人》

发布时间:2014-03-24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如果一定要定义爱情的话,我会这样说:在任何时间,地点,实况下的任何两个人,因为任何情况而向对方萌生的爱意。

爱情无关政治,无关道德,无关共处的时间长短,结局悲喜。

甚至,有些爱情,不需要永恒。

这是一个源于不伦的爱情故事,而这个不清白的爱情故事,又衍生出另两段异化的情感。

地点是北非,二战已敲响战鼓,一望无垠的沙漠考查中,匈牙利伯爵艾玛殊与一对同是皇家地理学会的杰佛夫妇相识,他被美丽而富才情的杰佛夫人凯瑟琳深深吸引,偷偷为她代号K,在纸上为她写情书。而后杰佛先行回开罗筹集资金,留下凯瑟琳和考察队一同进行考察,在这段时间里,艾玛殊发现了沙漠深处的绘有原始图案的洞穴,凯瑟琳在洞中临摹壁画,这正是影片开头的那段描画的镜头,但在回程路上,考察队遭遇了沙尘翻了车,在不能动弹的卡车中,他们共度一晚,这一晚的相处让凯瑟琳也爱上了幽默,智慧的艾玛殊。

正因为这特定的年代,才有这份爱情的萌芽,但也正因为这个特定的年代,这份爱情注定没有结果。

2小时36分,相媲《埃及艳后》的长度,安东尼·明格拉的温水煮青蛙式的叙述方式,把这个悲剧抽丝剥茧,让其中最深沉的爱和痛慢慢渗透入观众的心脏。

漫天的黄沙,蒙面的非洲人,暗示了电影的情感基调。而凯瑟琳始终穿着的白纱裙,和周边的灰暗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极其格格不入,这正喻示着这段爱情和世俗,道德,忠坚的冲撞。艾玛殊和凯瑟琳都明白他们相爱带来的后果,无论是艾玛殊向凯瑟琳要回那本书,还是在做爱后让凯瑟琳忘了他,都是对不伦之爱的克制,他们挣扎,他们痛苦。他最讨厌的是占有和被占有,而她最讨厌的是谎言。这份爱情同时占据了双方最厌恶的东西。

艾玛殊:“你什么时候最快乐?”

凯瑟琳:“现在。”

艾玛殊:“你什么时候最痛苦?”

凯瑟琳:“现在。”

可如果是克制的,严谨的,冷静的,那就绝不是爱情。

像艾玛殊在书中写得那样:只因“心如烈火”。如果爱情都不像火焰,那还有什么东西值得燃烧?

电影用倒叙和夹叙夹议的手法,一边是废弃的修道院,昏暗凄清的灯光,被烧伤的艾玛殊躺在病床上,一边是他脑海中追忆的过去的时空,他和凯瑟琳热恋的一个个片段,在不开灯的浴缸里,在圣诞节宴会旁边的房间里,在流淌着神秘民谣的床上,他们的灵魂和肉体深深融合。

某书中说:“乱搞男女关系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是可以被谅解的:一是在不存在胁迫、欺诈、所有参与者完全自愿并且不破坏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同时不对社会的公序良俗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二是整个关系发生时处于一种极端的社会情势大背景下:例如外星人入侵、瘟疫流行、爆发战争或者大规模自然灾害等等。”

无疑,他们的爱情属于后者,像沙漠洞穴中的壁画,那些水中自由游泳的古人类,追溯不到起因,也许是篝火辉映中故事讲完的那个对望,也许是集市相遇时那句“好巧”,也许是沙漠的早晨的那下脸颊轻拂,也许....爱情有无数种开始,但它们的开始都无关于地图上的边界,国家的名字,正如影片的另一个片名:《别问我是谁》。

直到最后重伤的凯瑟琳独自躺在寒冷的洞穴中,她用尽全力在书上写着:“我们的国家是实在的,不是画在地图上的边界。”这个女人为了爱曾经背叛丈夫,而他爱的人同样为了他们的爱背叛国家,把地图作为救她的条件交换给了纳粹。可能很多人会嗤之以鼻,但请用清晰的目光去审视他们的爱情。爱情,又何关与政治与道德呢?在凯瑟琳心中,她虽然选择重回丈夫身边,但仍然到死戴着艾玛殊曾经送她的顶针,这是一种对爱的执着和尊重。而艾玛殊无畏国籍,无畏生命,无畏战火如何喧飞,因为在他心里,他首先是一个丈夫,然后才是其他。

配乐大师加布里用他无与伦比的音乐让观众辗转与两个时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艾玛殊正是用他这份沉重的爱,让照料他的护士汉娜也对他产生了别样的情感。这是异化的爱情,和汉娜与锡克教徒基普的爱一样,他们正因在异化的环境和年代,本干枯如木的心,擦出烈火。英国病人艾玛殊最终升上天堂,基普也和汉娜说了分别,爱情有无数种开始,也有无数种结果,在一起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结果,永恒也并非一定是最完美的爱情。

即使短如烟火,但只要给过对方美好,就请尊重它曾经的燃烧。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分社记者 傅心予 编辑者:谢薇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