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传

文化浙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浙传 -> 正文

《火车火车过山洞》中“意象线索”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火车火车过山洞》是一部西班牙动画短片,只有11分钟,故事是也很简单。

在一个火车的隧道口,面对驶来的火车,两个孩子手拉手站在铁轨上,他们要比一下看谁最勇敢。先躲开火车的人无疑是失败者,因为他们认为先躲开的人是胆小鬼。结果,Ander Orella胜利了,但是他被疾驶而来的火车撞开了。这一撞导致他腿部严重受伤,大脑也部分失忆。父母用尽一切方法救治。即使是父亲很快因病去世,儿子也因为智商低受尽冷眼,妈妈始终都不离不弃。终于有一天,妈妈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再照顾他,于是带着他来到了铁轨上。火车从远处驶来,妈妈牵着儿子的手,没有躲开的意思。火车的鸣笛声让儿子想起小时候和伙伴站在铁轨上比胆量的游戏。于是,在火车撞向他们的一刹那,他放开了妈妈的手,跑到铁轨外。看着妈妈被火车撞没了,儿子只说了一句话:妈妈赢了。当银幕变黑,故事都结束,我们只听到儿子喊了一声:妈妈?

妈妈爱儿子,所以一直坚持照顾他;儿子爱母亲,所以当火车驶来,为了让妈妈赢得胜利,他放手了。但智商不足的他并不知道,妈妈拉着他的手站在铁轨中间并不是想跟他比赛,而是想让他结束痛苦。这是一个充满了悲剧和思考的故事,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我们可以从几个意象线索来感受导演对故事主题的刻画与烘托。

意象一:火车

火车是贯穿全片的线索。从一开始的火车进站,Ander Orella被火车撞倒,到最后妈妈被火车撞飞,整个故事都是由火车串起来的。即使是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Ander Orella被送进医院之后,这个家庭奔波于医院和家之间的交通工具也是火车。一方面,是火车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灾难,可另外一方面,也是火车载着他们一趟趟到医院,让Ander Orella能够很方便地接受治疗。任何一种事物都不只有简简单单的一面性,这就是生活的矛盾性。

同样的地点,Ander Orella被火车撞倒之后,火车并没有停下来,但当母亲被撞倒之后,火车却缓缓停下,这是和故事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第一次意外发生时,故事才刚刚开始,火车疾驰意味着故事在继续。而第二次火车撞倒母亲之后停下,是在告诉我们,故事已经告一段落了。Ander Orella虽然被撞,但依然活着,母亲被撞,却再也回不来了。火车的“走”与“停”就像人生的“继续”和“终结”。

意象二:鞋带

故事最后,妈妈带着Ander Orella下火车,看到一起下来的小孩踩到自己鞋带摔倒了,小孩的妈妈马上安慰道说:“别哭了,妈妈在这儿,妈妈一直都在。”

这时,Ander Orella的妈妈怔怔地看着这一幕。其实,Ander Orella当初本可以躲开火车,是因为鞋带夹在铁轨里才躲不开,被火车撞倒。当时,妈妈不在身边。妈妈后来有没有从当时的孩子那里知道这件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儿子放生意外的时候自己不在身边,这足以让母亲自责一生。更加让她担心的是,自己已经年老,并不能像那位妈妈说的“一直都在”儿子身边。儿子的智力却并不能自立,经常看到儿子被人嘲笑的妈妈不知道自己离开以后儿子会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妈妈这一怔,是自责,是担忧,也是焦虑。

Ander Orella因为鞋带被火车撞倒,妈妈因为看到小孩被鞋带摔倒而担忧儿子以后的生活,终于决定带着他离开这个世界。对Ander Orella来说,鞋带成了贯穿故事悲剧的重要线索,它将Ander Orella整个家的生活都毁了,这就是悲剧的触发点。本来是帮人拴鞋子的鞋带,却成了将命运与悲剧系在一起的“火线”,这就是生活的双重性,你永远都不可能一条路走到底。

生活永远都是这样复杂与纠结,人生路上也总是充满了希望与讽刺。爱可以让生活充满希望,也可以把你的期望消磨殆尽。时刻准备着迎接,迎接生命的不幸,同时也去守护爱你的人。不要用错误的方式反馈别人的关爱,因为它是悲剧的启蒙。当人生的列车面临短期的黑暗和坎坷,你必须自己强大,才能保护自己,甚至是一个家庭。

虽然《火车火车过山洞》这部短片制作技术相对粗糙,但它对意象的塑造、对人生的理解和阐释足以让人肃然起敬,所以它能入围2013年第85届奥斯卡动画短片是清理之中的事。

文章作者:13级研究生 刘连振 编辑者:唐佳丽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