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传

文化浙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浙传 -> 正文

悲惨中的爱与救赎——观电影《悲惨世界》有感

发布时间:2013-10-15 来源单位: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我们很少有机会将心沉淀下来去细细品读文学作品。例如最近火热的《悲惨世界》,对于原著,我十分向往,但是生活总是太过匆忙,使得我遗失了许多书海遨游的时光。然而电影《悲惨世界》的上映,可谓稍稍弥补了我的遗憾。2小时38分钟的电影浓缩了书中的精华,将书本文字所描绘的场景,以声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今年上映的《悲惨世界》以音乐剧为原型,由汤姆·霍珀导演的音乐剧电影。在今年第85届奥斯卡奖中,该片斩获了“最佳化妆”和“最佳音响效果”奖。而安妮·海瑟薇也凭借优秀的表演获得最佳女配角。

也许是没仔细阅读过原著的关系,最开始听说有人在影院哭得很惨的举动还不是很理解,然而用心看完这部电影,真的深深被感动了,有一种触碰到心底的感觉。休·杰克曼饰演的冉阿让和罗素·克劳饰演的沙威一直贯穿整个故事中,他们一个开始自我救赎,选择忘记过去重新做人,一个“恪尽职守”顽固不化,两者形象的反差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安妮·海瑟薇饰演的芳汀原本是工厂的工人,一心想劳动赚钱救自己生病的女儿,然而因当时的社会环境所迫,一步步从卖首饰,卖头发,卖牙齿,乃至出卖身体直到最后死去。然而冉阿让抚养了的芳汀的女儿,他倾注了父爱,同样也得到了生活的希望与慰藉。沙威在最后被冉阿让放走,这更是心灵上的救赎。这些人物都让我们在悲惨的世界中看到爱与救赎。

不得不说,电影从头到尾的演唱给人很强的震撼,每一个片段都可以单独作为一个MV。我相信,音乐的旋律是没有国界的,所以即使语言上有差异,我们一样可以感同身受。尤其是这部电影导演用的都是现场的同期声而不是后期配音,这让我们不仅赞叹演员的演唱和表现力。

印象最深的几个演唱片段都是个人的独白。冉阿让在得到教父的宽容后,自己在狭长的教堂长廊里进行思想斗争。镜头是俯拍冉阿让的面部表情,这恰如用上帝的视角来倾听他的诉说。冉阿让在长廊中来回走,随着他或高或低的唱腔,正表明他内心的复杂与纠结,是做原来的自己还是忏悔重新做人。特写的镜头将他悲伤到狰狞的表情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最终他选择自我救赎,他将受到歧视的文书撕碎扔出去,这一片片的文书就如一只只小鸟在天空飞翔,预示着冉阿让的自由。同样向我们传递悲伤情愫的独白是来自芳汀的。昏暗的光线象征着绝望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芳汀嘶吼般地哭诉着自己悲惨的经历。原本她也是有梦想的,然而这样不公的现实让她看不到一点希望。安妮·海瑟薇动情的表演,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幼年的珂赛特环抱着一块拧成长条状的抹布,想象着那是一个可爱的娃娃。在黑暗的楼道里她哭诉着自己劳作的生活,想念着自己的妈妈。小演员真挚的表演也不仅让人为之动容。

当共产主义之战打响,青年怀着满腔热血要革命。虽然最终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振奋人心的唱腔时时在人们脑海中回荡:“红,是愤怒的热些沸腾。黑,是被抛弃的蒙昧世界。红,是即将破晓的天空。黑,是长夜将尽的洪钟……”然而在这场革命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冉阿让的父爱,他为了自己女儿心爱的男子,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扛着马吕斯在脏恶的下水道中逃走。而当马吕斯伤好后,又为了女儿的幸福,不想女儿的人生因自己而留有污点,选择了默默离开。

冉阿让最终因为离开所爱的人,无法生存,在孤独中死去。然而在影片中他一次次的问自己“Who am I?”虽然他为了安稳度日而隐姓埋名,虽然他经常在内心中纠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他就是冉阿让。他的一生完成了对芳汀的承诺——抚养她的女儿成人;完成了对教父的承诺——做一个诚实的人;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承诺——自我救赎。

电影《悲惨世界》也让我们透过演员的表演和演唱,理解到悲惨中的爱与救赎。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记者 傅雅梦 编辑者:谢薇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