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解惑】
导演: 乔纳森?戴米
编剧: Thomas Harris / Ted Tally
主演: 朱迪?福斯特 / 安东尼?霍普金斯 / 斯科特?格林 / 安东尼?希尔德 / 布鲁克?史密斯
类型: 犯罪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91-02-14
片长: 118 分钟
获奖经历:1992年3月30日在美国加州,引洛杉矶音乐中心,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 本片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五项大奖。
【光影大爆料】
剧情简介:
见习特工克拉丽斯(茱迪?福斯特 Jodie Foster 饰)所在的城市发生了一系列专剥女性皮的命案。克拉丽斯奉命前去访问被收监的精神有问题的精神病学家汉尼拔博士(安东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饰),以获取罪犯犯罪心理资料。汉尼拔要求克拉丽斯说出个人经历供他分析以换取他的协助。克拉丽斯的思维完全不是博士的对手,临阵败走了。
又一名女子被杀,一人被绑架。今次被绑架的是参议员的女儿,克拉丽斯只得再次找到汉尼拔,汉尼拔给了克拉丽斯一些提示,他们的提示被汉尼拔的医生听见,医生立功心切,对汉尼拔实行严刑逼供,但汉尼拔什么也没透露。
克拉丽斯在汉尼拔的提示下,一步步向凶手逼近。
【光影评价】
《沉默的羔羊》一片影响持久不衰,引起了公众对社会犯罪、恐怖以及邪恶势力的憎恶和谴责。该片中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以及罪犯多数取自生活原型。拍摄前,主要创作人员全部到联邦调查局实地体验生活,女主角克拉丽丝的扮演者朱迪?福斯特在那里会见了她的原型,联邦特工玛丽?克劳斯。而朱迪?福斯特本人是曾刺杀里根的凶手欣克利追逐的目标。由于对犯罪的痛恨以及杰出的演技,朱迪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勇敢而不失温柔经得住考验的女特工形象。
在《沉默的羔羊》这部影片里,最使人惊心动魄的场面是汉尼拔的扮演者安东尼?霍普金斯的表演,他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演员,其表演才能让人惊叹不已。在谈到《沉默的羔羊》时霍普金斯说:“我的方法十分简单,我记住对白,然后分析、思考角色,当我找准了角色的基调时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当朱迪?福斯特扮演的联邦局特工克拉丽丝第二次去精神病院见汉尼拔时,只见汉尼拔沉静地坐在铁栏后面,目光呆滞而深远地久久凝视着前方。突然他伸出舌头,口头发出“嘶噜嘶噜”的声音,仿佛在舔食着什么美味。这段表演既无对白也几乎没有动作,却产生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强烈效果。在《沉默的羔羊》中,霍普金斯凭借只有三十分钟却令人着迷的表演,把汉尼拔这个智商极高、思维敏捷、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食人魔的形象刻画得非常出色。这是个颇具挑战性的角色,非一般演员所能驾驭。霍普金斯之所以如此成功,完全得益于他与生俱来的一个伟大演员所必需具有的艺术禀赋和几十年的舞台经验。
【光影大爆料】
幕后制作:
这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心理悬念片,两位主角的斗智戏扣人心弦,一个想利用后者越狱,另一个想利用对方的心理分析去搜寻另一名杀手。男女主角有精彩绝伦的表演。影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本片派生出2001年的续集《汉尼拔》和2002年的前传《红龙》。
《沉默的羔羊》根据著名小说家哈里斯?托玛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刻反映美国社会犯罪问题的经典之作。影片故事继承了好莱坞恐怖片的传统,然而影片的叙事方式却突破了恐怖片的模式,它颇具匠心地将恐怖片与侦探片巧妙地结合成一体。虽然影片的场景设置以封闭的室内环境为主,缺乏激烈火爆的动作性,但由于采用了希区柯克式的悬念手法和现代恐怖片的心理分析方法,使得整部影片的情节扑朔迷离,将观众引入了一个象征性的人类潜意识的世界。影片通过探索人物心理疾患,试图探寻当代美国社会恐怖的根源,这使得影片的主题得以深化,寓示了好莱坞文以载道的策略。
《沉默的羔羊》是一部具有复杂的情节和激烈的戏剧冲突的影片,也是一部相当出色的娱乐片。它的艺术性也很为人称道,那种精神上的对抗、那种“天使和魔鬼”的鲜明对比、那种建立在较缓慢节奏上的内在哲理性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所以它能在电影史上留下一笔。
吉恩?哈克曼曾买下本片拍摄权,不但打算亲自执导,还准备扮演杰克?克劳福德的角色,但看到第61届奥斯卡颁奖晚会上放映的《密西西比在燃烧》中有关他的片花之后,他开始对自己再扮演暴力角色深感担忧,于是放弃拍摄。
迈克尔?基顿曾是扮演杰克?克劳福德的人选。
约翰?赫特、小路易斯?格赛特(Louis Gossett Jr)、罗伯特?杜瓦尔、杰克?尼科尔森和罗伯特?德尼罗都曾有望扮演汉尼拔。
片中联邦调查局局长的办公室于当年伊丽莎白?多尔(Elizabeth Dole)在劳工局的办公室中拍摄。
片中出现的烟草天蛾备受优待。它们被放在航班的头等舱中来到片场,居住的房间可调节温度和湿度,身着的戏装也异常精美。
影片大部分在匹兹堡拍摄。
【光影感想】
众生是羔羊,上帝是牧羊人…… ———题记
电影《沉默的羔羊》是根据著名小说家哈里斯?托玛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乔纳森?戴米导演的经典电影。它获得了第六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并评为电影史恐怖指数排名第4的电影。它讲述的是一位如同羔羊一般年轻娇小的实习探员史达琳,为了破获连环杀人案,并抓获变态杀人狂“水牛比尔”,而向凶残,镇静,智商极高的天才“食人魔”汉尼拨博士寻找线索的故事,从此史达琳和凶残“水牛比尔”与恐怖的“食人魔”汉尼拨博士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关于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本片贯穿了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得女主角史达琳格外引人注目。电影开始,镜头跟随着她在雾蒙蒙的山林里跑步训练,然后当她进了FBI办公室的电梯,电梯里全是高大的男人将她包围其中,这让她显得有些突兀却又渺小,这也正好表现了她外表弱小、但内心刚毅的人物形象。影片中的史达琳她无疑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是柔软的,无论是童年时期的阴影往事——父亲意外丧生,羔羊被宰杀,送到儿童院生活,还是在成年后对年长男性的好感,在给受害女性进行尸检,体贴的让不相干的男警察回避,这也都表现出史达琳如羔羊般的的细心体贴。但另一方面她又是坚强独立的。当史达琳根据汉尼拨的提示找到“你自己”仓库时。在爬进仓库之前,面临一个危机四伏无法预知的前方,她却能笑着掏出名片,跟那个保管员半开玩笑半是自嘲地说:“这是我的名片,如果这道门掉下来或者我进去后有什么意外,请打电话给我在巴尔的摩办公室的人,让他们知道我跟你在一起。”这几个动作和几句台词充分刻画出克丽丝史达琳冷静勇敢的女探员形象。女主角史达琳她就是一个自己本为“羔羊”,却又全力去拯救“羔羊”的天使。
而本片另一主角汉尼拨,他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杀人恶魔,但他最初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智商超高,也不是他的凶狠残忍,而是他区别于周围狱犯的懦雅——汉尼拔一开始就笔挺站在观众面前,衣冠整洁的向克丽丝史达琳友好问候,态度优雅,显得彬彬有礼,这也为人物以后的发展埋好伏笔。之后我注意到的就是汉尼拨那双怪异恐怖的双眼,影片中多次出现他眼睛的特写,当他看着你的时候那种眼神就象是一只恶狼在窥视着中意的羊,让人头皮发麻却又不自觉的陷下去,心甘情愿当那只送上门的小羊。他的眼睛就是他伤人的利刀,他用眼睛观察史达琳,然后用最尖刻的语言去讽刺克丽丝史达琳的衣着,土包子一样的品味,贫穷的矿工出身,怪异的乡下口音,年轻时常被男孩子玩弄,进FBI的目的就是为了从乡下小姑娘混到出人头地,那时高时低的语气阴森恐怖让人听了不寒而凛。而影片最后我才知道其实汉尼拨他也曾经在童年时期受到过心理创伤,他缺乏母爱,这体现在机场汉尼拔与女参议员交谈那场戏中,汉尼拔说完水牛比尔的一些情况之后说到:“目前我只记起这些,妈妈!如果我想起别的,我会让你知道的”。汉尼拔称呼女参议员为妈妈,这个称呼说明汉尼拔童年缺少母爱,女参议员对女儿深切发自内心的母爱,激发了汉尼拔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最后汉尼拔意味深长的对女参议员说:“您的套装真漂亮。”这是汉尼拔发自内心的对母爱的赞美,是他对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的感叹。影片将汉尼拨塑造成为了如此一个性格复杂的杀人恶魔。
关于电影中镜头分析
镜头的使用有时能决定一部电影好坏,在电影《沉默的羔羊》中无疑有着无数经典的镜头。在用光方面,史达琳接受任务之后,还未见到汉尼拨之前,影片竭力使观众对还未出场的汉尼拨产生巨大的畏惧与好奇。史达林去见汉尼拨时,监狱负责的医生讲述汉尼拨的恐怖时拿出来被汉尼拨咬伤的护士的照片,这时候灯光用的是红色,红色的灯光暗淡和晦涩,打在了他两人身上,然后镜头对准史达林看到照片的表情,配以恐怖阴森的音乐,让人觉得十分害怕和惊恐。
在塑造人物方面,影片对于汉尼拨多用仰视镜头,这样会加大人物的重量感和压迫感,并大量运用特写镜头,仿佛变态汉尼拨能像神一般完全控制着全局,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被困,受控感。而对史达琳多用俯视镜头拍摄,显得她无助、惊恐、绝望与凄惨,形成二者鲜明的对比。
在空间感的营造上,表现地下监狱内的第一个镜头是从通道的略靠右向前拍摄的,并且画面左侧微微下沉。它不但照应了之前看守人员强调的“You keep to the right(靠右走吧)”的建议,而且用倾斜的镜头感来表现此时史达琳内心对那些关在左侧牢房里未知的变态杀人狂产生的畏惧。而封闭的空间,昏暗的灯光更加剧了这种恐怖情绪。这些细节都使这个小小的过道镜头显得张力十足。
影片中的其他细节
本片在其他方面也有许多出彩之处。比如影片环境心理学方面,电影开始于一片雾蒙蒙丛林,丛林在文化象征中是代表人性的潜意识,其中隐蔽着许多未知,然后史达琳通过跑步而走入一现代办公楼,这可以视作意识的层面,一些可以被控制的层面。而后,史达琳去和汉尼拨会谈于地下监狱。按照荣格心理学的提示,这些地下的房间总是代表着许多集体无意识中的东西,它也是我们的本能中的智慧的象征。
在蒙太奇方面,影片经常会在当下发生的某个事件之后,巧妙加上一段关于史达琳幼年时代的回忆画面,比如史达琳第一次与汉尼拔会面后,影片安排了一段关于她和早死的父亲的画面。而史达琳去殡仪馆验尸的时候,影片出现的是她父亲躺在棺材里的画面。这些回忆画面的精细安排可以说是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很好的为史达琳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影片在交代史达琳破案过程中采用平行剪辑和“最后一秒营救”的经典方法,同时交代史达琳破案情况和其他FBI破案的情况,两线交织同时呈现,故布疑阵使谜题到最后一秒才揭示。充分发挥了电影艺术的特长,使故事情节变得集中紧凑,却又留有悬念,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
影片的结尾汉尼拨在成功地逃脱后,打了一个电话给庆功宴上的史达琳……”这仿佛是在告诉观众们,其实事情才刚刚开始。虽然女主角史达琳内心的羔羊不再尖叫,但世间还有无数等待拯救的羔羊,其实羔羊象征的就是我们人类。在大多数情形下,我们就像羔羊一样,对未来的命运无知、畏惧。甚至,即便我们确切地了解未来的一些情形,我们也无法逃避——比如死亡,在这一点上,就仿佛影片中史达琳打开了羊舍,而羔羊们却不知道也无法逃离……与羔羊相对的这世间同样也有许多屠夫,比如水牛比尔、比如汉尼拔。在影片最后的史达琳与“水牛比尔”周旋的镜头中“水牛比尔”利用夜视镜观察史达琳的一举一动,在史达琳背转过他的时候,他将抢瞄准了史达琳,但他迟迟没有下手。其实当时他处于一种“屠夫”的心态,在他以为他可以主宰史达琳性命的一刹那,史达琳突然转身开枪,将其击毙——她成功实现从羔羊到屠夫的转变!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也能像史达琳一样从可怜的羔羊成为控制局面的屠夫,羔羊,请不再沉默。影评最后我想借一首歌词表达我对《沉默的羔羊》此片主旨的理解。
当别人误解我的时候
我总是沉默
沉默对我来说其实是一种反驳
当世界遗忘我的时候
我一个人过
幸福对我来说其实是一种传说
当敌人越来越多
朋友都离开我
当爱情变成一种负担却无法解脱
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我有话要讲
给我一点酒
让我有勇气
向你吐露我的悲伤
我不是沉默的羔羊
我也有梦想
当明天太阳升起
照在我的脸上
我一样能散发光芒
羔羊也会怒吼
沉默是一种力量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
在现实中学会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