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影之星:
导演兼编剧:朱塞佩·托纳多雷
天伦之旅(2009)
巴阿里亚(2009)
隐秘(2006)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2000) (“回家”三部曲)
海上钢琴师 (1998) (“回家”三部曲)
星光伴我心延续篇 (1995)
幽国车站 (1994)
天伦之旅 (1990)
天堂电影院 (1988) (“回家”三部曲)
被称为教授的男人 (1985)
32岁的托纳多雷执导了他的第二部影片《天堂电影院》,就已经在全球影坛上声名大噪,获得法国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和第六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赛贝·托纳多雷,意大利导演,早年从事摄影工作,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比赛得奖,曾任电视台的纪录片导演,1982年在意大利萨莱诺影展中曾以长篇纪录片得奖。1985年编导首部剧情片《教授》,此后电影作品几乎都由自己编剧。1988年的《天堂电影院》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作品散发着浓郁的浪漫气息。
主演:菲利浦·诺瓦雷 雅克·贝汉 萨瓦特利·卡西欧 ...
光影大爆料:
影片获奖:
第四十二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大奖(1989)
第六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90)
第四十七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1990)
第二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男演员(1989)
第二届欧洲电影奖评审委员特别奖(1989)
第四十四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1991)
第四十四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配乐(1991)
第四十四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原著剧本(1991)
第四十四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演员(1991)
第四十四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1991 )
《天堂电影院》原创音乐:
音乐作曲家 埃尼奥·莫里康内:
他也许是20世纪最著名也是最多产的电影配乐大师。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他参与过的电影配乐可能达到500部。虽然你可能想像到的音乐类型他都尝试过,虽然你所能想象到的所有类型的电影他都做过配乐,但他最著名的 'spaghetti Western'(意大利式西部片)风格却是为导演Sergio Leone制作的电影背景音乐而成名的。他的音乐涉及的领域出人意料地繁杂:古典、爵士、流行、摇滚、电子、先锋乐派、意大利民族音乐等等。
从八十、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在,他一直处于创作巅峰状态,他的作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评论对给他的评价也有所改观。1986年《教会》(The Mission)原声带;1987年《义胆雄心》(UNTOUCHABLES)电影原声带……他多次获得奥斯卡提名。虽然最后与小金人失之交臂,但无庸置疑他作品的分量。1994年,他荣获美国Society for Preservation of Film Music的终身成就奖,是唯一得到这个奖项的非美国电影音乐家; 1999年,他的作品《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原声带获得了金球奖。他作品的产量是惊人的,甚至有在一年曾经替二十七部电影完成主题音乐的纪录。并且获得第79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主要作品:
《天堂之日》
《教会》
《铁面无私》
《海上钢琴师》
《洛丽塔》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天堂电影院》
《美国往事》
光影感想:
对生活于俗世的人们,电影院也许正是一座尘世的天堂。《天堂电影院》中出现的人物,无论是著名的电影导演、放映员还是观众,都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生活态:与电影的联系远远超于日常生活。他们活动的中心场景是电影院。与此相关,似乎他们生命的主题也是电影。动人心弦的是,电影中的爱情镜头被一一剪断,当人们把它重新连接在一起时,这个令人怀想、沉思、感慨的主题显得更加悠远而有力。
回忆形成了影片的基本构造。缅怀之情又自然而然倾泻于回忆之中,成为一种绵长的格调。天堂影院的兴衰,极为确定而又充满情感地与一种文化的兴起与衰落相对应。不断的闪回镜头与现在时空镜头交叠映现,小多多成长为大导演,当年的放映员已辞别人世,昔日爆满的影院在一瞬之间化为灰烬。这种极为强烈的对比手法,使影片中的时空变化获得了展露时空本身的强大魅力。
在《天堂电影院》中,影院里上映的影片,不仅是一个重要的道具,也是一个重要的叙事、表情的元素。导演通过一系列经典影片的片段表现了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这里出现了让·雷诺阿的《底层》、鲁奇诺·维斯康迪的《大地在波动》、弗立兹·朗格的《狂怒》、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还出现了卓别林、基顿、劳莱尔、哈代、艾立克·冯·斯特劳亨、丽塔·海华兹等等曾经令无数影迷倾倒的影星们。他们顺序地出现在电影银幕上,好似历史极富人情味地在从头搬演。
如果把这些影片看作是一个整体的话,它的命运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有趣的变化:技术上由易燃胶片到不燃胶片到被电视、录像带取代;内容上从接吻镜头被删剪到出现接吻镜头到出现色情镜头,最后到接吻镜头被连接成片。从电影的命运变化上,观众也在回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价值观念的演变,时间的车轮不断前行。
从片中可以看出,电影院不仅仅是一个供人们娱乐的场所,人们在其中体验种种生命情感,还在影院中撒播爱情的种子,哺育小生命的成长,甚至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刻…… 影院曾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环境,电影也似乎超越了现实生活,成为人们的生命主题。这或许才是“天堂”的真正含义(Paradise 除了天堂以外,其实也可以泛指不同信仰的人们的理想国度)。它与人的生命和梦想息息相关。
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留得住的是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梦想,留不住的是自己的心境,自己的爱情。孰重孰轻,我选择支持这种结局。人生也许是完成大自然新陈代谢的一个过程,你应该选择出生,成长,家庭,繁衍,死亡;但是,你也可以选择平庸中的一些变数,确实如电影中说的:每个人都在追逐一颗星星。。。
七嘴八舌:
经典的回家三部曲之一,不知不觉中触动你的心弦。
回忆,不是用来生活的,而是用来享受的。
银幕催泪弹 让人容易流泪的十五部电影之一。
带给我们温暖的感觉
迟来的经典,感悟人生。
最初的梦想,遗失的美好。
(整理: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