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s://cliser.jhnews.com.cn/jinhuaH5/commonDetail?tenantId=T_JH&siteId=S_JH&docId=478343&TRSAppUpdateTime=1682402610538
金华新闻客户端4月23日消息 通讯员 洪卫/文 吴意琼/摄
雨生百谷,花开百福。谷雨节气,寓意收获,代表生命力的开始,象征新的希望。4月21日,由浙江传媒学院宣传部,中共东阳市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联等联合主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陈洪标百米长卷书法展”在东阳市黉门广场举行,成了市中心广场上一道壮观的艺术风景。
▲2023年4月21日,“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在东阳举行,图为展览现场
4幅百米长卷,在广场两侧依次铺开,尽管每幅长卷只展开了60米,但这样的长度依然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航拍长卷图
展览现场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热捧,有的驻足观看,有的不停拍照;有的是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在看,有的是学生用手机拍一个个字,大家用各自的方式,感受着这场大型文化艺术盛宴。
▲航拍长卷图(局部)
很多市民们边看边赞叹不已:“这么长的书法长卷,还是第一次见,太壮观了,太震撼了!”
“有两幅内容,还是专门写我们东阳的,写长卷的书法家,是我们东阳人?”
“这些字的颜色这么淡,笔画有透明的,还有空心的,有这样的书法吗?”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不过这些字还是蛮好看的!看起来很舒服。”
“东阳融媒体发过预告,说这百米长卷是淡墨书法,墨是自己调制的。”
……
▲长卷布展现场
对此,百米长卷书家、《浙江传媒学院报》副总编辑陈洪标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之前举办的9场展览,也听到类似的谈论和各种感叹。
陈洪标说,百米长卷要的就是观众的这种视觉震撼力,其次是对长卷产生的好奇心,以及引发的各种疑问。这说明已经吸引到他们了,这就成功了一半。只要他们在看,书写的内容就有可能被他们解读、赏识,甚至喜爱。
▲长卷布展现场
也正是这个原因,“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每次展出,都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学习强国、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光明网等央媒和省市媒体等多达上百家都纷纷报道,刊发和转载新闻已达近千篇。
▲学习强国报道截屏
这次展览由浙江传媒学院宣传部,中共东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浙江省青少年文化艺术教育协会主办,东阳市美术馆、《浙江传媒学院报》承办。
开幕式上,陈洪标向东阳市捐赠6米淡墨书法长卷《陆游东阳诗咏石洞诸境十六首》。
▲展示捐赠6米长卷《陆游东阳诗咏石洞诸境》
这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陈洪标百米长卷书法展”,和之前的9场“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有所不同。整个展览的格局,形成以《党章》总纲百米长卷为引领,加上浙江和东阳地方内容的3幅长卷为佐辅,不仅主题鲜明,而且具有“浙江味”和“东阳味”的特色,成为这次展览的一大特点。
今年2月19日,与“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之二《<论中国共产党>节录》一起,在杭州丁兰君尚云郦国际酒店展出,东阳是第4次展出。
▲群众观展
▲百米长卷《历代名家东阳诗词选录》
这次展览走出美术馆、博物馆,走向群众喜欢的市民广场,不仅很接地气,而且以这样的艺术形式更容易宣传到群众中去。
▲群众观展
“3幅新作的首展,选择东阳,可谓是不二之选。”陈洪标在展览开幕仪式上说,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从创作角度来说,东阳“千万工程”实施走在全省前列,其花园村首选成为“千个示范村”。
▲陈洪标在开幕式上致感谢词、介绍长卷创作情况
“从个人情感来说,我虽然是兰溪人,但和东阳渊源颇深,东阳人文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我曾多次慕名前来,且我的诸多挚友是东阳人,可以说我的‘乡愁’就在东阳。”
陈洪标是一名资深媒体工作者,曾在《浙江日报》等媒体从事20多年新闻采编工作,担任过县报总编辑和社长,先后获全国、省级新闻奖和文学奖80多项,出版个人著作《徐芒耀的油画世界》等16部,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作家书画院特聘书画家。
▲百米长卷书家陈洪标在创作
2018年,浙江传媒学院举办建校40周年活动,陈洪标策划了40个版的校庆特刊,期间产生了在建党100周年创作百米书法长卷的想法,并着手实施。
2020年,百米书法长卷讴歌建党百年这个项目,成功入选浙江传媒学院的艺术精品项目。经过六易其稿,试写了1000多米后,圆满完成了创作任务。
▲2021年5月28日,“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在桐乡思镜湖广场展出
2021年5月28日,在桐乡校区思镜湖广场举行“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首展,这幅《抄录<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百米长卷引起了师生的强烈反响。
这次的成功,让陈洪标更加坚信“笔墨当随时代”的书法创作理念没有错。
▲2021年11月23日,“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在华策电影学院展出
从此,百米长卷成为陈洪标书法创作的一个探索方向,并且在内容的选择上,和一般的书法家完全不同。
他不热衷于抄写古诗词,而青睐于主题性内容和现代诗歌,甚至更热衷于自己创作反映当下的朗诵诗,还有古文体和赋,自己创作文本,再书写成书法手卷或10米以上的长卷。
▲“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之二局部图
陈洪标的书法创作始终紧跟时代,书写当下,两年多时间,创作的百米长卷就达7幅,共866米。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
陈洪标在原来创作了4幅百米长卷的基础上,再创新作,一口气创作了3幅百米长卷,近4万字,共380米。
为了按时完成,紧赶慢赶前后用了20天时间,平均每天写19米,最久一天站着写了16个小时。
陈洪标说,长卷创作最难的是并非书写的艺术性和技法,而是如何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刚开始几天,他都是每天从早上5点写到7点,下班吃了晚饭后,再从6点写到凌晨2点,每天只睡3个小时。
长达10小时的站立,三天下来,脖子酸痛,颈椎发烫,身躯僵硬,从腰开始痛到脚底板。
在平时,出现这些症状,陈洪标就去医院打针灸做紫外线热疗,但是这次时间太赶了,去做一次至少一个小时,实在是舍不得这个时间。于是,陈洪标只好用土办法、笨办法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比如做伸乌龟头慢转法减少颈椎的疼痛、睡硬木板矫正驼背和腰痛、穿厚袜子穿踩屎感拖鞋减轻脚底板的疼痛。
到后面两周,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只能缩短站立时间,但每天至少还是要站着写6小时。
“好在,创作本身带来了很多快乐的享受,暂时忘了身体上的疼痛。”陈洪标说,这种快乐提供了情绪上即时性传递,达到了精神上的力量支撑,从书写上的快乐感,到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出彩的喜悦感,还有每写一米拉一次长卷,整卷生宣纸在长卷架上发出悦耳的翻滚声,都是一种很好的享受,而且是即时性,直接传递到内心。
很难相信,3幅长卷,陈洪标就是这样靠用土办法、笨办法,加上创作上的快乐,两者结合在一起,如期完成了这个巨大的创作任务。
这样的百米长卷究竟有多少艺术性?
陈洪标从创作第一幅百米长卷开始,就碰到了很多问题,最后他都用创新的办法一一突破,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难题。
▲2022年6月15日,“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在浙江理工大学举行
首先对传统书法的书写断句格式进行了新的尝试,突破书写不断句的传统,改为按照现代文本的标点符号进行断句,形成上下起伏、错落有致的流动感,让整幅百米长卷不再是黑压压一片,变沉闷压抑为空灵自然,又没有因留白太多而虚空乏力,也没有一丝气短韵散的迹象,反而具有一种史诗般的画卷徐徐展开的艺术感觉。
▲2022年7月1日,“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在兰溪市梅江镇举行
其次,为了避免书写的刻板和僵硬,包括避免相同文字写法雷同,通过行书为主、正书为辅、偶见草书的搭配,达到变化丰富的效果,加上用笔法一致,贯穿始终,非但没让不同书体打架,反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字体变化中形成了气韵生动的效果。
▲2022年9月9日,“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在萧山十中展出
出席开幕式的晗美术馆馆长、《中国书法大辞典》主编施晗,看了陈洪标的百米书法长卷展,给予了一针见血的评价。
“与当今书坛大多喜写少数字书家不同,陈洪标选择了一条以‘笨’立家的书法长卷形式行走于当今书坛,这是很多书家唯恐避之不及的。因为这需要体力,也需要毅力,更需要‘笨’的智慧。这个时代聪明人太多,但是太聪明的人我以为都成不了大艺术家。太聪明了,什么都想到、摸透,计划得很周全、精细,对各种事情有太强、太清醒的判断力,这样反而会丢掉生活和思想情感中那些真诚的、感性的、偶然的、独特的、最生动活泼的东西。”
他说,“而陈洪标的书法却一点不‘笨’,给人的感觉反而非常清新,他的行草书较好地将‘二王’笔意以及米芾的沉着,有效地统一起来,不但可以感受到传统书法的精气神,并且还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自我风格,这种风格不仅鲜明,而且还有一种时代审美。可见,他的行草书,贯彻了笔墨当随时代的元素,酣畅淋漓,沉着痛快,这也是很多书家追求的景象之一。”
这些守正创新的“艺术味”,同样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首创味”。
创作百米书法长卷的过程中,陈洪标开创了现代文本入书法与传世古画相结合的创作新风,成为今书古画融合的百米长卷第一人。
▲2022年10月12日,“陈洪标百米书法长卷展”在浙江传媒学院展出
陈洪标突破传统书法“淡墨伤神”的创作禁忌,敢用淡如清水的自调墨汁在生宣上进行创作,不洇不糊,清澈透明,立体空灵,富有肌理。特别神奇之处,无论笔画翻转,还是承上启下,笔墨停留等行笔轨迹都清晰可见,得失即显,跃然纸上,妙不可言。
▲淡墨书法的笔画肌理感十足
陈洪标说,在中国水墨画中运用到极致的淡墨,几千年来一直止步于中国书法,现在通过自调的淡墨,成功地将淡墨移植到了中国书法中,让淡墨终于在书法上也有了用武之地。
▲展览现场小朋友在认真拍照
另外,全国独一无二的“首创味”还体现于第二次抄录《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时,仅用4天时间创作了百米长卷,创下书坛奇迹。
最难能可贵的是,陈洪标一直坚持“笔墨当随时代”的主题性创作理念,紧跟形势,追求时效,在当下书坛也是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