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www.zjhzart.cn/hz/news_detail/447367?lcCode=8851afae-57f9-45d1-b509-407412a62537&lcName=%E6%9D%AD%E5%B7%9E%E5%B8%82&v=1679887579648
3月25日,“数字文化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专业建设”高峰论坛暨“中国近代文学文献数据库百校共建共享联盟”成立仪式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乌镇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浙江越生文化传媒集团、浙江省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协办,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等承办。全国近百所高校文学院院长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研究成果,共话中文学科专业未来,探讨数字文化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专业的建设。
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杨立平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提出的“紧跟时代、突出特色”重要办学指示,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办学治校的法宝,“紧跟时代”是我们永远的主旋律。本次论坛从学界的视角,聚焦数字化浪潮,一起探讨语言文学学科和专业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数字化已经势不可挡,在新时代背景下,浙江传媒学院作为一所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共建高校,作为承载“北有中传、南有浙传”美誉的高校,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发起主办的这次活动是校校联手、校企联手对中国语言文学的一次致敬。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先春在致辞中指出,数字时代的到来,既改造了经济活动、社会交往、科研探索等实践内容,也必然引致科学研究的范式革命。我省《关于高水平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强省的意见》明确提出了高标准建设数智社科联,实现社科管理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推进社科服务迭代升级,撬动社科工作全面数字化变革的任务。举办“数字文化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专业建设”高峰论坛暨“中国近代文学文献数据库百校共建共享联盟”成立仪式,就是贯彻落实省委社科强省建设的实际举措之一,希望与会专家集思广益,做数字文化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探路者、实践者和示范者。
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李文冰主持开幕式,她指出,在数字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探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专业的未来发展,意义非凡,大会的几个议题为新文科建设和新文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开幕式上,浙江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永斌与浙江越生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寿林芬签署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越生集团经营板块总负责人兼副总编辑李相银代表集团向学校赠送了一批图书文献资料,并汇报“中国近代文学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情况。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林红志代表学校接受了捐赠,同时颁发了收藏证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北华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浙江传媒学院10所大学代表百校共同启动了“中国近代文学文献数据库百校共建共享联盟”。
随后,陈平原教授和高玉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中文系的使命及困境》《中国语言文学新文科建设之“新”思考》的主旨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深思。
下午分组讨论阶段,与会嘉宾就数字文化背景下中文学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数字文化背景下中文专业建设的路径与方法、数字文化背景下新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路径与方法、数字文化背景下中文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方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这些议题都是围绕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为新文科建设和新文科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了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成果,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以及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在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业,引领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方向等8项重点任务。本次高峰论坛正是根据《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积极赋能新文科建设和新文科人才培养,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专业如何借助文化数字化形成新的学科方向与专业指引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