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33岁的李文菁结束在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工作,回到家乡武汉,成为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的一名普通教师。她是该校引进博士毕业生以来的首位女博士后。这样一则消息传出后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博士后在高中任教”这一话题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原本是普通的毕业生找工作问题,却因为李文菁不普通的学历而传的得沸沸扬扬。究其根本,还是人们对就业的传统看法造成的。在传统的就业理念中,高学位代表着高收入和高等的社会地位。很多人在完成本科学业之后仍继续攻读研究生、博士生,美其名曰为“专业深造”,实则是抱着为离开学校步入社会找到“高大上”工作奠定基础。而现在的用人单位在追求高学历人才的同时更注重应聘者学以致用。拿最近很火的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为例,它之所以能火遍中国,其很重要的一点是从蓝翔毕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方面受到很多用人单位的青睐。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只有专科文凭的学生却能在毕业之后不被套入“毕业即失业”的怪圈?笔者认为原因可从两个方面分析:其一,学生“术业有专攻”。现代企业需要的已不再是“万金油”式的员工,而是在某个专业有特殊建树和极强能力的人才,所以专业性人才在找工作时往往很吃香。其二,就业理性且务实。习大大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在企业单位用人方面同样适用。企业追求的是效益,效益才能带来利益。大学毕业生若是空能纸上谈兵,在找工作时恐怕是要碰壁的。而专业型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后无需再经历耗时耗财的培训就能上手,这样合适的买卖哪个企业舍得错过?
有人说博士后在高中任教是“大材小用”,小庙里怎能容得下这尊大佛;有人说博士后霸占了本科生的职位,让本科生情何以堪;有人说这是个噱头,是某些想要跻身重点学校为争抢生源的谋略。而笔者想说,无论是什么学历,无论是什么工作,每个毕业生都应该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本是一句安慰空有满腔抱负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失意人的话,但放在现代社会,这句话更应送给在茫茫求职路上苦苦追寻的毕业生。时下,大学生就业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一面是“就业难”,一面是“用人荒”,在未来的社会中,人才、资源都将得到进一步更高效的整合,每个人都将被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无论学历高低,不分等级高下。比起那些好高骛远的大学毕业生,比起那些不屑于从基层做起只想坐等财富地位的空想者,李文菁的做法更值得人敬佩。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勇于放低身段,活在当下恰恰体现出一个博士后的胸怀和气度。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路是走出来的,机会是争取来的,与其原地踏步不如迈出勇敢的第一步。一个人只有在不断的行进中才能发现,原来,路一直都在。
文章作者:杨小杨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