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部门 > 新闻详情
我校举行2019年影视文化与批评高峰论坛
来源单位: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党委研工部)       发布时间:2019-12-16      

我校举行2019年影视文化与批评高峰论坛

http://10.1.2.146:8080/_vsl/14226F3E2FBB748D5D7B5894F5CE24B0/EB3D9EFA/13479

近日,影视文化与批评高峰论坛在浙江省德清县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我校主办,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承办。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王建刚教授,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杜安教授,苏州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数字传播系主任易前良教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莫运平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何国平教授,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处长张邦卫教授、戏剧与影视研究院杨向荣教授、文学院赵思运教授、钟丽茜教授、向宇教授、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副处长黄洁,苏州大学柏杨老师等领导嘉宾参加论坛。

会议以“影视文化与批评”和“申硕专题研讨”为主题,围绕“美学与艺术学理论新进展研究”“影视艺术与审美文化研究”“跨学科视野下的影视文化与批评”“学科建设和申硕研讨”等议题,来自全国的3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德清,展开深入讨论。开幕式由黄洁主持。

http://10.1.2.146:8080/_vsl/F0E40F66D9CDE8D618F4DFCD2EB84A24/B9DA7E88/3AE8E

张邦卫在致辞中首先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他希望各位老师能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在展示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之外,能为学校的学科发展提出建议。

http://10.1.2.146:8080/_vsl/52CB3FBAFCAF68318427D7BBC6650D66/B6F118DA/54DDC

王建刚作题为《媒介革命与国际传播中的伦理问题》的发言。他提出“生物体都有传播的存在”的见解,他认为无论是植物界还是动物界都有传播的存在。他还就语际传播存在的伦理问题,例如PPT、广告、广播中的伦理问题对于传播的限制,以及电视中色情暴力的内容对于青少年儿童的不良影响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http://10.1.2.146:8080/_vsl/E217F975AAC920D9F83BB4067363628C/DBA6B51A/5AAD7

杜安作题为《被遮蔽的半生缘:非遗“珠郎娘美”的跨媒介流变》的发言。他梳理了侗族非遗“珠郎娘美”从口传媒介到印刷媒介再到电子媒介的跨媒介流变,认为“民族风格”与“民族文化”的彰显或遮蔽,在体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他提出放诸“十七年”时代背景,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政策,是促成“珠郎娘美”跨媒介变异的主因。

http://10.1.2.146:8080/_vsl/8007C3D6843937251A71D5F7FF0DC4D7/9769A6FF/11489

易前良教授作题为《数据时代影视文化研究的网络视角》的发言。他分享了学术创新的两种途径:第一,对现实进行会议,发现问题;第二,跨学科视角。他从问题意识出发,提出了以下问题:新媒介技术对影视艺术是否会产生影响,产生何种影响;影视艺术研究应如何回应这一现实。另外,他介绍了大众传媒时代影视艺术的产销结构,并着重介绍了“类点试”生产模式,指出数字时代影视艺术产销结构的重构,在数字时代,关系重于节点。

http://10.1.2.146:8080/_vsl/5AE22CE9A2E6F3F839D082E04E702E7F/25745F72/5ABA4

莫运平教授作题为《媒介批评之我见》的主题发言。他指出媒介批评还不是一门很成熟的学科,从1995年媒介批评进入中国学术界至今,国内以媒介批评为主题发表的论文只有374篇,2019年关于媒介批评的文章只有9篇,国内学术界对于媒介批评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的力量。他认为,我国学术界关于媒介批评研究方面的关键词多集中在:网络媒介批评、新媒体、女性主义等方面,这几方面也将成为接下来媒介批评的主要趋势。

http://10.1.2.146:8080/_vsl/332A3C83963FB4B148869500D6718102/BEF55599/529A2

何国平作题为《穗港电视剧与城市集体记忆研究基于<外来媳妇本地郎>和<皆大欢喜时装版>的比较》的发言。他指出,影视剧对城市形象传播和集体记忆的构建功不可没,论述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穗港两地的城市记忆是如何实现各自的突破与交集的过程。通过对“广府剧”代表《外来媳妇本地郎》和“港剧”代表《皆大欢喜时装版》两部电视剧的比较和剖析,总结二者在城市记忆构建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http://10.1.2.146:8080/_vsl/7ACB7A372F2571C96C7F262777D1BD80/D75A7992/4BD9F

杨向荣作题为《图与词:重读玛格利塔与福柯》的发言。他通过对玛格利特话语中的图与词的张力以及福柯对玛格利特阐释中对传统美学原则再建的颠覆,来探讨图与词间的断裂叙事的话语深渊,通过这种话语深渊来对当前的图像霸权、读图时代的图文艺术提供一种阐释的可能。杨教授认为,挖掘图与词背后的隐喻、话语深渊以及张力建构,可以为我们解读当下的图文关系提供学理依据和理论资源。

http://10.1.2.146:8080/_vsl/71ADC0C497F0FD20B3CACC5119A98001/EC1A3C47/522E0

钟丽茜的发言题目为《数字互动艺术的审美特征》。她指出数字艺术互动性的哲学动因为“主体性”的衰落和“主体间性”的突显;在“体验经济”的商业文化背景下,当代艺术的交互性逐渐增强。另外,她还提出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审美差异,认为我们应该理解媒介(技术),理解人性,通过想象力与创新来表达未来的可能性正是媒体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http://10.1.2.146:8080/_vsl/C8FBC8A9D01CFA96635243BE323F6115/A9034237/4D934

向宇作题为《再领域化:当下中国电影地方空间生产》的发言。他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电影地方空间生产再领域化的路径:第一是经验化,地方是一个经验空间,空间成为地方的关键在于经验;第二是历史化,向教授指出历史化是强调地方经验的电影创作超越“地方”的局限性,或者说将“地方”解域之后再领域化的途径之一。另外,他还提出“共同体美学”是新的在领域化召唤或是规训的疑问。

http://10.1.2.146:8080/_vsl/CC5683196614D4732639635E36481282/B04F0BA7/2A31F

苏州大学柏杨老师的发言题目为《戏剧艺术在儿童智能培育中的运用》。她基于对儿童心智培养的考查,探讨何种艺术形式最能发展儿童的心智,提出戏剧艺术在儿童心智培养中的作用并深入探讨,得出戏剧育儿家庭实践的路径。

http://10.1.2.146:8080/_vsl/CCAD253C4610C26161C8902099337928/C18D88A8/64506

http://10.1.2.146:8080/_vsl/2FFCE2BCD159422A60D36DBF703C9292/83BD3ECC/64CA3

http://10.1.2.146:8080/_vsl/E32C1A8442CB7D4B80DDACF13209825C/D779883D/5F330

http://10.1.2.146:8080/_vsl/7ED3C8E2A26771E97DEC86B5A62798E0/1A62D010/5D461

http://10.1.2.146:8080/_vsl/FA99F52F7C69C67BD6654F7D3EA63A06/BFA1EF1A/50C21

此外,文学院朱晓军副教授教授作题为《回归中国本位:漫谈美学研究的危机与转机》的主题发言,文学院潘汝副教授作题为《民国江南电影的开放气质漫谈》发言,文学院张彩虹副教授作题为《新中国电影起点:以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为中心的考察》的发言,文学院郭文成副教授作题为《论艺术现象学中的还乡思想》的发言,戏剧影视研究院戴哲副教授作题为《历史裂缝中的个人叙述:从电影<哦,香雪>到<归途列车>》的发言。

http://10.1.2.146:8080/_vsl/590F841BD13FAFDFB35A28F6620475AA/8EFFDEAD/3E6F4

http://10.1.2.146:8080/_vsl/3829F18960833DF4871EED2B897BE661/2F72FC8C/55DBB

主题发言后,各参会嘉宾针对学校学科建设进行了专题研讨。

http://10.1.2.146:8080/_vsl/1BA5AAFFC3F245D38C267F80D42873D8/5F08C8BD/6A5F0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