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晚18点30分,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行政楼报告厅,由博士讲坛桐乡工作室主办,由浙江传媒学院人事处、团委、教务处、图书馆和电视台承办的博士讲坛第五十四期“重新想想新闻业:新媒体时代的告白”主题讲座顺利进行。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洪长晖为传播学博士,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媒介文化委员理事、《中华文化与传播学刊》编委。曾在厦门、菲律宾等地担任记者,亲历菲律宾军事政变。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作品曾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山东新闻奖等奖项。

讲座伊始,洪长晖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了十年之前那段新闻业的“黄金时期”。如今站在现代的角度审视过去,他评价这个社会的新闻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与以前相比,改变了太多。进而他提出了在新媒体时代需要面对的三个问题:我们面临什么?我们的立足点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做?

“浙报传媒”过去作为传统媒体,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后,公司运营转变成了资本运作的方式,并更名为“浙数文化”。这一转变在洪长辉看来,很好的印证了传统媒体的势微。用洪长辉的话说:“传统媒体的巅峰,现在逐渐在被颠覆。”
洪长辉借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大型新闻报社构建自媒体平台的例子,来展示传统媒体与自媒体之间融合。他认为,现在已经不存在什么所谓的传统媒体了,新媒体通过构建人际关系的方式,已经贴近了人们的生活。但他同样也提醒人们,新媒体在新时代中仍存在着内容同质化、经费受限、服务意识差、疏于管理等问题,新媒体作为新时代的产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完传统媒体,洪长晖又详细解读了当下媒体。当下媒体的新体现在新渠道、新内容、新终端三个方面,如今的媒体环境是一个多轮驱动的新媒体生态圈。洪长晖以“澎湃新闻”为例,讲述了新闻客户端是媒体江湖。当下的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正是这样的媒体环境,使得当下媒体具有一种变革性,使得能够展望未来媒体。他认为,无人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都将成为未来新闻业发展的新趋势,未来媒体给当今的媒体从业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关于如今的新闻业到底是注意力经济还是影响力经济、是应该更注重内容生产还是应该追求粉丝和流量这两类问题,洪长晖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这是一个众生喧哗的时代,但仍然有人愿意为深度内容所付出。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在如今的新闻业中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洪长晖详尽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并劝勉同学们,“每一个个体的成功都只是个人的成功,不要去模仿别人的成功,走好自己的道路路才能最终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