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14点,由桐乡市人民政府、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党工委、管委会,设计艺术学院共同承办的凤鸣大讲堂第一百零一讲——“影视剧里的中国美学”在桐乡校区行政楼报告厅开讲。
讲座由国内一线知名影视美术师韩忠主讲。韩忠从事电影电视美术工作多年,有长期的创作实践经验,与国内外知名导演合作担纲多部影视作品的美术指导和设计工作。主要作品有《三枪拍案惊奇》、《道士下山》、《我不是潘金莲》等,他担任中方美术指导的电影《中天》获得第44届韩国大钟奖最佳美术奖。

讲座伊始,韩忠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简要阐述了人们生活的历史演变。接着他放映了由自己担任美术指导的短片《英雄时代》,并结合电影片段向同学们讲解美学是如何运用于历史影视作品中的。他认为,影视剧美学的想象、设计、创作空间都较为广阔。在设计过程中,要以剧本为基础,加入一些增强视觉效果的元素,把剧本里的故事从幻想世界变成真实世界。在电影美术设计方面,韩忠表示自己一直坚持“总结、提炼、再夸张”的指导思想,就是说所有场景和道具没有一处是写实的,也没有一处是不夸张的。
随后,韩忠分别从大中华文明的建立、兴盛、没落三个历史时期入手,与同学们探讨影视美学中的历史。期间,他提到影视美术的一条创作规律:创作者要有自己的主观认识,明确自己要给观众呈现什么。他表示,“中国风格的环境,一定是区别于其它任何地方独一无二的景致。”谈及秦汉时期的历史进程,韩忠向同学们展示了电影《英雄》中的布景画面,由此推及秦汉时期君子异于小人的特征即“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除此之外,他还介绍了以明清时代为背景的电视剧《如懿传》中的场景设计,通过这部影视作品讲述华夏文明的没落和文化流失。

韩忠通过举例《道士下山》的外景拍摄过程,说明“景象还原”是影视剧美学的重要元素之一。他说:“我们起初想在杭州西湖取景,但那里游人实在太多,所以我们转战了余姚四明湖。四明湖虽然不出名,但是群山环绕,湖水清澈,现代建筑也特别少。那里的美远胜于现代的西湖,可能更接近八九十年代的西湖。为了能更接近西湖的特征,我们美术组还在四明湖中设计了三潭印月这一显著标志。”

讲座告一段落,来自设计艺术学院的一名男生向韩忠提问:“在影视剧美术设计中,如何使得场景更具风格化?”韩忠回答道,打造具有风格化的场景,最重要的是要把握美学的度和使用技巧性的美学,做到场景实践与美学理论的结合。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