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现代灵魂与规训权利——一个必须正视却又被漠视的生存境遇解读

发布时间:2012-12-24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12月20日晚,博士讲坛请来了社会科学部朱锋刚博士来为同学们做压轴一期的讲座——“现代灵魂与规训权力——一个必须正视却又被漠视的生存境遇解读”。
  朱锋刚老师曾先后获得中国哲学硕士学位、外国哲学博士学位。主要学术兴趣为伦理学、比较哲学与中国儒学,学术上持续关注多元文化语境下传统思想如何完成现代转化的问题。本次讲堂,他借助福克的《规训与惩罚》为切入点来引领同学们探讨现代灵魂如何在社会组织结构的历史变迁中的互动性生成为主线,反思启蒙与现代理性的话语体系在塑造我们生存境遇时带来实质性改变的同时还有哪些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警醒等问题。

惩罚的手段,由肉体转向灵魂

  讲座一开始,朱峰刚博士就提出了自己对人类社会的理想生存境遇的认识:人性,秩序和自由。而对于最重要的人性特点,朱峰刚博士则表明,人性最大的发现,就在于对罪人惩罚手段的转变。
  惩罚是现代社会对敢冒犯社会规则和法律的越轨者的制裁。最早的惩罚充满血腥和暴力,是对人的肉体的剥夺与消灭,惩罚权力的主要目的就是报复,与之相对应的惩罚方式就是对肉体的公开酷刑。在此过程中,正义与非正义的关系往往会在酷刑面前颠倒,施虐者因行使了过于残酷的刑罚而成为了邪恶的一方,人们的同情心渐渐转向罪犯。随着对公开处决的异议不断增加,惩罚的方式开始由肉体转向灵魂,即通过对罪犯的教化和改造,使其明白自己的错误,而监狱就此承担了这个职能。在此,朱峰刚博士还特别指出,惩罚的改进方向在于尺度的把握,教化的实践不仅在于当下,还在于未来。
   
惩罚与监视——权力的施虐

  我们提出的理想人生境遇里包括着秩序和自由,但什么样的制度能够在维护秩序的同时保证我们的自由,这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朱峰刚老师所谈及的社会组织多是些可由小见大的局部组织,如军队、监狱、工厂、学校、医院等。它们虽分工不同,但机制相似,功能互补。第一,它们都有着塔楼监视机制,即借助一种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微观权力确定每个人的位置,使身在这个系统之内的人们不得不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二,它们都有一整套强化训练的机制,可以制造出驯顺的个人,重建出符合要求的社会人。而这似乎和我们所说的“监狱机制”大相径庭,监狱被称作是“彻底而严厉的制度”,它具有压迫和惩罚的内在机制,实行一种专制纪律。在它那里,惩罚权力不再敢公开显示自己,而是默默的组建一个客体现实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惩罚将作为治疗而公开运作,判决将纳入知识的话语中。知识分子掌握着权力,惩罚的机制逐渐变成了一个知识体系。
  对这种现代化的“理性设计”本身朱峰刚老师持基本否定态度。我们都意识到监狱的各种弊病,知道当它无效时是很危险的。但是人们无法‘想象’如何来取代它。“不合理性”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足以击退所有反对它的“合理性”。朱峰刚的困惑也许正是源于他的“求之愈深,责之愈切”,但也留给了同学们一份“无处可逃”的失落。
   
秩序和规训——身体的牢笼

  谈到规训权力这个概念时,朱锋刚老师指出规训实际上是不允许规则被破坏的强制行为。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是从学校到医院再到监狱等方方面面让普通群众规矩行事的权力,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改变着我们的而生活行为。规训权力归根结底是泯灭了人性最核心的问题,而这种看似已被我们认定为最文明的方式,其本质与古代专权制度下的侩子手行径甚至有着惊人的相似,而我们大多数人往往因规训下的麻痹而忽略了这点。而在现代灵魂与规训权利的背后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代价,我们很多人往往因为适应了这种规训生成了麻木心理,没有警醒。正是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畸形状态的产生,我们逐渐忽略了对普通大众的关怀而往往趋向于关怀所谓的“不正常”个体。
  朱锋刚老师强调我们要想避免被规训权利掌握人生首先就是要树立觉醒的意识用知识与科学为手段来掌控自己的命运,同时,他也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可以更深一层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所了解并进行反省,用知识武装自己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先锋通讯社记者/李小倩  责编/王雪欢)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