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创新考试形式,检验教学成果,展示学生风采

发布时间:2012-07-05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近日,在我校艺术楼小剧场举行了以“献给党的声音”为主题的1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朗诵会,同时,朗诵会又是本学期《播音创作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本课程教学组长由专业老师王一婷老师担任。以朗诵表演的形式要求每一位学生进行舞台展示,除了考察学生一学期以来在播音创作基础科目的学习成果,对同学们来说,更是一次呈现精彩的舞台演绎、进行自我展示的机会。
  比赛前期的进行场地布置、音乐统筹、节目单制作,包括总导演、总策划、执行导演、后期制作、评委助理、主持人等工作全部由班内成员自主承担。朗诵会前期,班内同学在小剧场内进行正式表演前的走场、彩排,为播音创作基础期末考试做最后的前期工作。在走场中,要根据自己所选作品特色,编排灯光走位,包括配乐音效都要一并考虑进去。
  与常规态的理论考试、口语表达考试的内容有所不同,这种通过舞台演绎进行朗诵展示的形式,不仅能考查学生的播音创作基础基本学习情况,也是通过灯光设计、作品编排、角色分配、舞台走场等诸多因素,促进学生对于舞台的感知,通过灯光、音乐的渲染训练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朗诵会现场由星光闪闪的布景搭配四扇红色的扇门,两侧挂有“党风熠熠”、“薪火相传”的竖幅,让这场“献给党的声音”主题朗诵会更充满了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感觉。朗诵会邀请了在本学期指导播音创作基础的四位主讲教师:王一婷、韩菊、于舸和尚咏梅担任期末测评的主考和朗诵会的评委老师。除此之外,还特别邀请了副院长王福生老师、党总支副书记黄寒冰老师以及11播音本科班的两位班主任金重建和赵歆喆老师参与指点本次朗诵会。
  朗诵开始之前,学生们自发组织录制的一段“献给我的播音创作基础老师”的祝福音频在舞台中央回响,为原本单一的期末朗诵会增添了丰富多样的内容。而本场朗诵会的重头戏——学生们的朗诵作品展示,在音频结束后伴随着温馨与不舍开始了。在学生朗诵作品中,有《海燕》、《我爱这土地》、《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等经典红色朗诵作品,也有《爱的故事》、《女兵自白》等抒情温暖路线的故事叙述,最多的则是歌颂党的光辉历程的诗歌《走在党旗下》、《让这深情用不离别》、《党旗的颜色永不褪》等气势恢宏的诗歌朗诵。
  播音创作基础主要是一门训练语言表达的研究课程。其中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准备稿件的方法、情景的再现、内在语的表达、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等在表达中对语言的把握。本次朗诵会,通过丰富多样的舞台表现形式,考察学生理解作品内容,重现表达情境的能力。在朗诵会的最后,韩菊老师表达了一学期以来与大家相处的心得感受,肯定了同学们在朗诵会上的表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工作中真正能够运用所学的表达方式,并对同学们在今后播音事业的发展给予鼓励。(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于越)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