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党的宗教政策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学习会议。校党委书记韦国潭主持会议,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会议。

韦国潭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纲”与“魂”,既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党的宗教政策则明确了宗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对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两项内容既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也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他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意识形态领域坚固防线。要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完整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时代责任。
二是发挥学科优势,激活宣传思想文化动力引擎。要立足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学科专业特色,主动服务文化强国建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相关内容。要加强党对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铸牢师生理想信念和思想根基。
三是创新实践载体,构建校园文化活动多元阵地。要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建设具有浙传辨识度的“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品牌,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教育,持续开展世情、国情、省情、校情等教育,培育青年爱党爱国、爱校荣校的深厚情怀。要持续擦亮理论宣讲品牌,依托“红·传”青年宣讲团、“浙传青年说”等,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意宣传和创新传播,引导全体师生真学真用、笃信笃行。
校党委副书记徐伟标作专题发言。他表示,要建立常态化的教育引导机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和理论学习,增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思想认识,筑牢思想防线;要完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同时优化信息报送渠道,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经验分享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工作队伍。他指出,各单位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学校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
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伟波作专题发言。他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唯物史观的依循,更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标注着我们党对当今时代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他指出,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鲜明特质和实践要求;要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有机结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他表示,学校要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到教学改革与学校发展当中,在浙江省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姜雯作专题发言。她表示,要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题,深入理解其基本内容和核心要义;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保证,牢牢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规律;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答好文化考卷。她指出,作为传媒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坚持守正创新,在守护红色根脉中筑牢育人根基,在培育时代新人实践中赋能文化建设,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中彰显学校担当;要创作更多讲政治、接地气的文化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浙江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用艺术服务人民、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校党委委员、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孙保胜作专题发言。他表示,我们要深刻领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要准确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阔背景,要积极投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火热实践中。他指出,要鼓励我校师生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创作出更多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精品力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更多成功范例。
纪检监察室主任赵月峰作专题发言。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表示要锚定政治站位,把握加强高校宗教事务监督与“两个维护”的深层逻辑;要履行权责边界,精准把握信仰自由与纪律约束的辩证关系;要聚焦主责主业,构建高校宗教事务监督的闭环体系。他指出,纪检监察室将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