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传

文化浙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浙传 -> 正文

说好的幸福呢——《成长教育》影评

发布时间:2010-02-11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无论“80”“90”,都是在父母的怀抱里长大,还记得小时候不情愿地在周末踏上开往兴趣班的公车,还记得在爸妈的催促下回家做作业,还记得分数不高回家见爸妈的忐忑心情,还记得“小升初”“中考”“高考”是对家长的一种测试……这是我们成长中父母带给我们的教育,始终离不开应试教育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幸福成长了吗?
  曾经我说这不是幸福的,不过在看完《成长教育》后,我却觉得答案不是绝对的了。
  一个女孩在成人前后与一个已婚男人发生的浪漫又现实的爱情,有恋爱的甜蜜,有厮守的真诚,有欺骗的悲痛,有离开的难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女孩最终还是重返校园,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但这份意外的经历是成长路上的最美好最难忘最有意义的教育……
  女主角珍尼是学校的尖子生,一心奔向牛津大学的17岁女孩。可别以为她是个书呆子。珍尼热爱艺术,兴趣是演奏大提琴,喜欢与人交谈,她是个开朗,优雅,招人喜爱的女孩。男主角的风趣、幽默、绅士、儒雅不仅讨得珍尼和其父母的喜爱,连观众也不禁被他吸引。
  以至于“老少配”,在观众看来这么甜美、和谐、幸福。她们邂逅在细雨中,爱情开花在音乐厅,在酒吧,在艺术拍卖会。爱情之旅走过牛津小镇,浪漫巴黎。她们总是那么般配,令人羡慕。珍尼是幸福的,拥有的是美好的,即使成绩不再一如既往的优秀,即使让老师校长为之失望。珍尼对自我的成长有了新的认识(且不说新认识的对错)。17岁,这个青春貌美的最佳时期,拥有过这般完美的爱情,优秀的恋人,与最爱的人做最想做的事,不会有比这更好的人生,比这更好的成长了……
  当真相被珍尼发现,谎言被揭穿时,透过珍尼的眼泪,我们看到了少女的纯真与弱小,就像她对大卫所说的,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爱情,也没有了学业。可是这个时候被光鲜老男人诱惑的还有珍尼父母,他们也该觉醒了,该知道自己的女儿应该如何成长,如何自我的成长……
  珍尼是聪明的,在结束这荒谬的一切后,她选择了重头再来,并且在爱师斯塔布斯的帮助下,珍尼的牛津梦成真。这一张大学通知书或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进入大学后珍尼对自己,对爱情的选择。
  如此说来,大卫带给珍尼的有爱情的甜美,有欺骗的痛苦,但是也有成长的教育,珍尼对自己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将自我想要的与父母期盼的很好的结合,没有了被动的服从、枯燥的生活,有的是强大自我、改变自我。悲伤过后,要让自己清醒地认识,之后去努力变得更强。
  幸福就是这样而来。在你得到之时,你觉得你很幸福,可是你也许没有看见掩藏在幸福底下的危机。在你失去之时,你觉得你很不幸福,可是你也许没有看见掩藏在危机下的幸福。中国有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聪明的孩子总会找到通往幸福之路的。……
  其实成长也是这样而来。一次自己的选择,自己的经历,无论结局,都会获得知识、获得教育、获得最珍贵的成长……
  谢谢大卫对珍尼的爱的教育,谢谢《成长教育》……

(作者:熊英)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