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浙传

文化浙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浙传 -> 正文

罪恶的替代品——《发条橘子》影评

发布时间:2010-01-30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无论你贫穷或富裕,无论你的背景单纯或复杂。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充当多重角色。最重要的是个体身份和社会身份。你是你,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但是别忘记你也是社会中的一员,你所做的每件事必须符合社会的规定,按理出牌。也就是一个公民的义务与权利的把握。人就是这样的复杂……
  库布里克的《发条橘子》讲述的就是一个个体被社会改造的故事。主人公艾里克斯,从一个无恶不作的流氓团队的头目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受人欺凌的“白痴”,最后不得不选择自杀。影片在揭示人类本性和社会罪恶的同时,也创造了荒诞超现实的风格……
  影片通过一个人的被动改变延伸至团体,社会。以此暴露社会的种种弊端,揭发政府的黑暗管制,显示人心的丑陋贪婪。影片的主题得以升华至人文关怀这一重要话题。
  影片开始表现了主人公以及他的朋友作恶多端,为所欲为的种种“犯罪”,尤其是欺辱流浪老汉这一片段。开始于老人所唱的老歌,通过歌词我们不难发现这是老人对和谐温暖的理想社会的憧憬与寄托。当遭到埃里克斯等人的欺辱时所说的,社会的无法律无秩序,年轻人的学坏,是对现实社会的愤怒与痛恨。这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众人的认识与新声,更是对政府工作的不满与批评,对人性堕落的担忧与愤慨……惨剧才刚刚开始,当艾里克斯被指控犯罪进入监狱时,导演对进监的准备工作描述的十分详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监狱制度的完整与严格,长官的不屑与高姿态,这是冷酷与变态生活开始的伏笔,是将监狱制度与法律制度的比较,监狱实施的更彻底,法律却被人忽视。强烈的对比性和讽刺性可见一斑……
  幸运的艾里克斯被选入进行鲁道维科实验,一个让坏人变成好人的,永远不进监狱的政府实验。在试验中,因为注射了某种特殊药物使得艾里克斯对暴力,性爱等一切他以前所热衷的事情都强烈排斥并产生持续恶心感。两周后他成功解放,简单的说,他成为了一位骂不还嘴,打不还手,对于异性挑逗也毫无兴趣的“好好先生”。政府的试验成功了,但是这是真的将艾里克斯变成守法公民了吗?导演将自己的答案反映在监狱神父查理的一番话中,艾里克斯没有真正的改过,没有进行自我选择,而是被残忍的改造,利用。确实如此,政府为其洗脑,表面上看是帮助他重新做人,实际上却把他变成了没有自由意志,任人摆布的工具尤其成为政府改变其给公众形象的重要工具。当他再次走向社会时,却受到了家人的冷落,流浪老人的欺负以及过去同伙的报复。埃里克斯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最后只能成为这个社会的牺牲品……库布里克借电影有力的抨击了政治的黑暗,社会道德的沦丧以及人类精神的衰退,从而引出了他对人类未来、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与深刻担忧。
  这是库布里克以及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借助艾里克斯导演抒发了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自我观点与情感表达,通过内务部长、监狱警长、流浪老人、艾的父母、蒂姆等人表现现实中人的丑陋。政治是为上层统治阶级所服务的,他们是制定法律和规则的人,但是为什么人们会抱怨社会无法,天下不平?电影通过这些人的种种行为给予我们解释,内务部长的自私自利,表面有内涵有风度,处处为民众着想,帮助犯人改过自新。其实呢,是为了自我利益、政府利益。监狱警长野蛮小气,以权压人,低俗无修养。不可思议的是曾经的小混混成为员警,对艾里克斯的落井下石,是这群管制民众的人真实表现,没有秩序只是一小部分人胡作非为,根本原因是政府的黑暗,管理人员的腐败。既然如此,还谈什么文明,谈什么进步、发展?
  影片的荒诞诙谐造就的是对真实社会的批判与抗衡,但是这不仅是库布里克那个时段发生的,在今时今日同样存在人类的退步,在我们身边就发生了很多此类事件。张海超的“开胸验肺”,唐福珍的自焚拒拆,“钓鱼”执法……每个人都有弊端,但是我们不希望无辜之人成为牺牲品,谁应该对此负责,收拾残局的任务?是政府的管理者,他们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是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之路,而不是逼迫走向终结之道。当然每个人也有义务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自我严格的要求,就是对社会的最好贡献。
  当代科技,经济,军事,都在增长,我们的文化,公民素质也应该追赶向前,这不是政府嘴上说说的,或是百姓愤慨时表达的,是贯彻到每一个你我他思想中的,是落实到每一个你我他行动上的……

(作者:熊英)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