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本次舞蹈团的专场起名为清影,一听名字古典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这两字采用了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舞,可以表现人们开怀时的一种陶醉之态,也可以展现一种凄凉的意绪,一种清冷的寂寞。一听清影两字,放佛就回到了月凉如水的夜晚,设想当时的情形,微醺薄醉,意态痴迷,朦胧之中仿佛到了雕栏玉砌的琼宫玉殿里,满目星光,月华如水,思绪飞向旷远的天宇,明亮的月光一泻而下,影随人动,意绪翩翩……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绪也从心底油然而生。
“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每次看见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者,她们的一颦一蹙一回眸,都深深吸引着台下的观众。舞蹈是极具魅力的,不借一个字,就能说尽心中事。而在浙传,有那么一群热爱舞蹈的青年,在每天夜晚挥洒汗水,她们与舞蹈相拥,在盛夏绽放。从3月开始准备,每天晚上不间断的团训,她们只为在6.14的舞蹈团专场中展现最好的自己。

丰富的内容,全新的诠释
17文编班的吴润彬作为这次舞蹈团专场的表演者说道:“第一次听到了清影这个名字,便觉得艺术感、意境感十足,放佛感觉音乐捅破酣眠的静寂,我们舞者的每一个跳跃、托举、旋转,都能产生‘起舞弄清影’的艺术效果,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当然这次的舞蹈专场也不仅仅只包括古典舞,吴润彬补充说:“民族舞汉族的秧歌儿,以及汉唐舞都有涉猎,甚至还加入了一部分戏曲做引资。民族舞里面还有维族蒙族傣族藏族等不同少数民族的舞蹈。整个舞会采取串烧的方式。同时也加入了现代舞的元素,还有爵士舞的影子,并且采用了一些经典的爵士舞桥段。我们也与时俱进,加入了现在热播的综艺节目《创造101》中的精彩片段,希望这次舞会专场能够给不同的欣赏品味的观众,带来极致的观摩体验。”聊起印象最深的舞蹈节目,吴润彬坦言,《金陵十三钗》是他最喜欢的。这支舞蹈展现了秦淮河上的女子梳波浪卷,著旗袍,媚眼如丝;她们是历史上有名的风尘女子,褒贬各异,被人谈论;但她们更是战争年代里的英雄,冰肌玉骨,侠情万丈。她们可以带着江南女子揉进骨子里的气韵评弹一曲《秦淮景》“秦淮缓缓流呀,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呀”;她们也可以带着只属于十三钗的绝世傲然风情,无光而行,向死而生。这支舞蹈里传递出来的精神和感情是浓郁炽烈的,很值得大家去细细品味。
吴润彬表示,这次舞会并不是一种舞蹈的专场,它展现的是不同民族、不同舞种之间的一种融合。“舞蹈的全世界的语言,也是直击人心的力量。不拘一格,就是清影晚会最大的亮点。”的确,在这里舞蹈的美不分种类,古典舞自带沉静摄人心魄的韵味,民族舞有其婀娜多姿百花齐绽的风姿,爵士更是性感妖娆令人沉迷的化身。更有“抖抖抖音舞”能让大家一起跟着节拍舞动身体,改编版的 《浙传版成都》,让大家怀念起这段青葱时光里,带不走的只有舞蹈的魅力,还有因为舞蹈相识的缘分。回忆起这两个月来辛苦的排练,吴润彬笑着说:“看着大家都这次舞会专场充满期许,看见每一位表演者炽热的目光,我明白了那是对舞蹈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对艺术的尊敬。我想我也会一直跳下去,不惧未来,绽放生命。”

遇到难题,齐心解决
来自16新闻学院的陈佳祺在回忆这次舞蹈团专场的准备时提到,这期间有过倦怠和疲惫,但是大家的相互扶持和鼓励下,一切困难都变得易于攻破。陈佳祺这次负责的是专场的开场舞,但是因为排练时队员们的上课时间总是冲突,没有办法全部到齐,因此排练进度屡屡受阻。为此她花了不少的精力去解决这个问题,最后才有那么精彩让人印象深刻的开场舞。
对于专场整体的筹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她这样说道:“首先是指导老师突然被调去桐乡校区,让我们措手不及,因为舞蹈团的团员都是非专业的,指导老师的离开意味着编排舞蹈都需要自己去完成,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最大的挑战;其次,随着专场演出时间发生延后,战线被拉长,大家产生了一些放松倦怠的情绪,但是好在大家都及时调整状态,顺利地完成了专场的表演。”

来自16电信的于萌萌在采访中也讲到,在舞蹈团的这两年,经历了新团员和老团员之间的磨合,现在的团员就像是家人一样,相处起来特别温馨,因为彼此之间都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对方。舞蹈团专场的准备工作她和几个部长从上学期便开始商量专题舞蹈的剧目以及流程,准备了已经有三四个月。 在准备的期间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之前舞蹈团的指导老师调去了桐乡校区,所以在排练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是比较无措与空白的,同时与新来的指导老师也需要进行磨合,所以这一段过渡期有些难熬;二是专场表演需要的场地与其他演出冲撞,所以表演的时间就改了两次,对于舞蹈演员来说,改期意味着是一次又一次高强度的排练,以及需要心态去调整自己的状态,一刻也不能松懈。但是大家依然坚持在整个排练过程中都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
“这次的专场共有九个剧目,但是只有三十几个人,所以每一个人都抓紧时间一起排练,竭尽全力,几乎每一次排练下来都大汗淋漓,我十分享受这种努力的过程。”她在最后表示,希望大家可以来看这场演出,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新的开始梦的继续
“我觉得我这学期一大部分都是在排练厅度过的。” 来自17电编的杜俞莹这样说到。舞蹈团专场的排练,节目多时间紧,每天从早跳到晚,但杜俞莹并不觉得辛苦。“为舞蹈付出我愿意”,是她最常说的一句话。
杜俞莹笑着说道:“每当我看到大家一起排练时那股团结的劲,眼神里的那份坚定,肢体动作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他们发自心底对舞蹈的热爱,对舞蹈团的热爱,我就会觉得特别感动,特别开心自己是舞蹈团的一员,特别感恩能遇到这么一群和我一样热爱舞蹈的朋友,和他们一起跳舞,再累我都觉得值得。”15年的舞蹈学习,舞蹈已经深深扎根杜俞莹的生活中,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入舞蹈团是我很早就已经决定的事,在来浙传之前,我就有关注舞蹈团的信息,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进舞蹈团,而且计划要求自己在大学继续好好练功、好好练舞,为舞蹈团出自己的一份力。”杜俞莹眼中的坚定是舞蹈赐予的财富,是勇气和信心的绽放。

在舞蹈团的这一年,舞蹈团带给杜俞莹一种家的感觉,那如同家的温暖让舞蹈团成为一个紧密的团体,多次被评选为十佳社团,她们的节目更是常获“大艺节”一等奖。“大家一起跳舞一起嬉戏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分享快乐与痛苦,在这个温暖的团队里,我认识了很多同样喜欢舞蹈的朋友,能和他们一起跳舞我真的很开心。而且舞蹈团给我一个全新的舞台,让我用舞蹈展现自己,让我继续我的舞蹈梦想。”

夏日的夜晚,蝉鸣和蛙声时不时提醒着人们享受夏日带来的惬意,而舞蹈教室里,有那么一群人依旧洒着汗水,那是青春的魅力,是年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