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人物

浙传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传人物 -> 正文

她非牡丹,亦非菊——光线传媒主持人常索妮职业人生

发布时间:2010-07-12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非牡丹,亦非菊
——光线传媒主持人常索妮职业人生

成功法则:“高标准、高要求——保存自我

世上花草,芸芸众多。女子如花,风姿各异。
若比她为菊,或许她少了些孤寂;
若说她是牡丹,或许她少了些高傲。
所以,她是莲,她是北宋词者笔下那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
正是这样的坚韧,让她与命运搏斗,度过无数难关;正是这样的高洁,使她在物欲横流,鱼龙混杂的社会中不会同流合污;正是这样的淡薄,使得她能以区区女子之力,在荧屏前挥洒自如,受到观众的好评,赢得同行的尊敬。她有自己的特点,他人不及。索妮一直以高标准和高要求对待自己……
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世界。
职场人物:
姓名:常索妮
  英文名:Sonia Chang
  专业:播音
  毕业时间:1996年
  生日:6月11日
  星座:双子座  
  籍贯:陕西省宝鸡市(曾随父母在北京、天津等地生活过)
主持过的节目:
  1995年--1996年大学期间在浙江卫视少儿TV担任主持
  1996年1月--1996年4月大学期间在中央电视台青少部担任主持
  1997年1月--1997年7月在浙江文艺广播电台任四档直播节目主持
  1997年10月 进入
北京电视台,2002年成为BTV影视节目中心主持人
  1998年 主持BTV新闻中心《北京您早》
  1999年4月--2000年7月
北京卫视、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 《八方食圣》
  2000--2001年 BTV《博大影苑》《影视圈》
  2000年元旦至今 《娱乐现场》
  2001年-2005年 《明星》(《明星bigstar》)
  2001年-2005年 《海外娱乐现场》
  2002年3月--12月 《音乐早餐》
  2003年 上海东方生活时尚频道《健康宝典》
  2003年10月--2004年12月
东方卫视《摩登时代》
  2003年9月--2004年12月 《娱乐人物周刊》
  2005年初 北京电视台《天天影视圈》
  2004年12月--2007年5月 《电视剧风云榜》(现《影视风云榜》)
  2006年7月--8月
广西卫视《华灯丽影》
  2007年4月--12月
新疆卫视《娱乐榜样》
  2008年7月 中国教育电视台大型论坛《纪念中国电视剧50年——献给热爱电视剧的人们》
  2008年11月 天津卫视《国际新厨神争霸》
  还曾经主持过《音乐风云榜》、《娱乐中心》、《体育界》、《星登陆》等知名节目
[所获荣誉、奖项:
  北京有线电视台“十佳主持人”(最受欢迎主持人)
  《欢乐总动员》超级模仿秀(明星组)冠军
  2003年网易“最受欢迎十大娱乐主持人”第六位
  2008年索妮被授予“安全中国·爱心大使”称号
  2009年索妮获得“祈福2009最具慈善精神艺人奖”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索妮主持的节目,她总是以高贵,典雅,清新,自然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的面前。今天,一个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终于在北京东四环的一个咖啡厅见到了这位光线传媒的当家女主持人索妮。
去的时候姐姐已经在等了,她身着一袭洁白的长裙,画着淡妆,看上去比电视上还要美,还要有气质。她微笑地面对我们,完全没有“名人”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人感到亲切随和,清新自如。
索妮成长在一个文学家庭里。父亲是天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主要研究文学、美学,是一位标准的知识分子,同时也爱好音乐和美术。从孩提时代开始,家中的艺术气息已经相当浓厚了。在家庭气氛的熏陶之下,她自小就开始学习舞蹈和国画,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高中时在美术学院学画,画好后,父亲会帮忙修改和指点,一家人抱着一种研习的态度来探讨艺术,其乐融融。从小,父亲对她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一些电影和电视剧必须是在父亲看过之后,觉得这部影片的立意是健康的,是高尚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后,才被获准观看。当年报考浙广播音与主持系,是因为主持人行业也是属于艺术的范畴,同时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怀着对艺术的崇尚报考传媒学院。由于她曾经做过小司仪,报幕员,在专业方面也有一些基础,使得她以当年专业第一名的成绩顺利地进入播音系,渐渐进入职业主持人的行列。
从《娱乐现场》开始,大家心目中逐渐有了这样的印象,索妮是一位娱乐节目主持人,随着与娱乐界更加频繁的接触,观众们这样的想法更加根深蒂固了。可是,大多数人将所谓的娱乐节目当做是一种茶余饭后的消遣,这一点,索妮不敢苟同。她很排斥那些娱乐圈中轻浮、聒噪的现象,也从来不会主动去关注那些“八卦”信息。对于她来说,电影、音乐不是一种“娱乐”的概念,而是把它们看作是艺术!而主持娱乐节目也只是让她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当前最新、最好的一些影视剧和音乐,然后将这些资讯分享给观众,大家一起去欣赏,一起去感受艺术的魅力。
如今,电视屏幕上充斥着一些低俗的节目,“我从来不看那些节目,因为没有参考价值,它们不符合我们的国情和大众的认知,”说:“所有节目的制作者和从业人员,传媒人和艺人都要对自己的要求高一点,多一点责任感,让我们做出的节目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接受。”的确,节目质量的良莠不齐给电视市场带来了许多问题,让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的标准放高一些,眼界开阔一些,还电视艺术一片高雅的天空。
初见索妮,被她举手投足之中的高雅气质所打动,她对服务员的态度很客气,说话的声音很轻,即使聊到很激动的地方,也仅仅保持在只有我们之间能够听到而已。如此高的修养,很难想象到她是一个父母双亡的人。六岁时,母亲就被检查出患有恶疾,病魔无情,辗转数年最终还是失去了母亲。大概是家庭的变故,也使得她骨子里还存有一丝忧郁,“我不是特别外向活泼,还是一个比较多愁善感的人,”她这样评价自己:“但我逐渐长成一个坚强、理性的人,这得益于我父亲从小对我的教导,当时他给了我一些超出我年龄能够接受的东西。”
在浙广读书的时候,由于家境贫寒,她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二百五十元钱,如果这个月超支五十元,花了三百元,那么下月就只能领到二百元钱。“你这个月超支,下个月又超支,那谁能够养得起你这样的女儿啊!”她开玩笑地说。可是到大二时,有了一些实习的机会,她就再也没有用过家里一分钱。随着,她又回忆起初到北京那段艰苦的时光:“因为那时我爸已经病重,如果我每个月挣一千六百块钱,我自己只留六百,剩下的一千全都寄给我爸。所以当时只能租那种最便宜的,平房拆了之后搭的简易房,夏天热得根本睡不着觉,就在脖子上搭一块湿毛巾,不停地擦汗,困得实在不行了才睡着,半夜热醒了又不停地擦汗。冬天,屋子里的毛巾冻的像钢板一样,硬邦邦的。早晨起来,摸摸自己的脸,冰凉冰凉的……”说着说着,我们也仿佛看到了当时那个还未功成名就的索妮,那个还在为生活苦苦奔波的索妮。天助自助者,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她终于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北京安身立业。正如她自己所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承受生命中所有的磨难,那就堪称“无敌”了,虽然命运带走了她许多宝贵的东西,但世事无常,她仍然感激命运,让她有了这样高尚的品格,能够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中坚忍不拔。
淡雅平常心 高贵做自己
六月是荷花的季节,六月出生的她,希望自己拥有荷花的品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现如今,人们把神秘的娱乐圈比作一个“大染缸”,许多无法把握自己的人被“着色”后,便再也无法摆脱。对于这位在娱乐圈边缘行走的传媒人,索妮始终坚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保持着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个性。因为工作的原因,她见惯了身边娱乐界人士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她认为,人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事业有成,受万人追捧的时候不可以目中无人,高人一等;在事业低谷的时期,也不应自暴自弃,放任自流。作为公众人物,无论是演员、歌手还是主持人,都要时时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这样,人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往往就不会迷失自己,也不会因为什么事情而“抑郁”,因为,在一切平静之后,一个人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何为苦,何为甜,只有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我自己主持这么多年节目,从来没有得过任何正规的国家级奖项。”她平静地说:“我自己也不是很在意,也不会去争去抢。像现在这样,平平淡淡地生活,挺好的。”
看到索妮的简历,我真的是很吃惊,A4的纸足足打印了满满六页,才能够罗列清晰。在这些经历中,不仅有如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星光大道这些大型活动的主持人,还担任过如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星光大道》,《挑战主持人》的评委或嘉宾。“你把这些资料拿给我的时候,我也很惊讶,因为我从来不会去主动搜集自己的一些信息,也不会把它们当做我自己的‘光荣历史’”她说。在我们问到是否觉得自己事业成功的时候,谦虚地说:“没有,从现在所取得的业绩和经历来讲,我觉得自己并没有成功,可是如果把做人,塑造人格作为我自己的事业,我觉得已经成功了。”作为独自在外闯荡事业的女性,她对于女性成功也有自己的定义:“我觉得一个女性最大的成功,是能够保持一种高贵的气质,有一种‘气场’,让别人不敢去侵犯,让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留有一个很好的印象,很好的名誉,永远能够受到别人的尊敬。”

早就听说索妮在养猫,“是的,一共三只,都是流浪猫。”说起猫咪,眼中充满了爱意。不仅在家养,院子里的流浪猫也成了她供养的对象“有时会去给它们送饭,跟它们说话,猫咪还是很纯真的,不会像人类那样去算计别人。”听到这样的话,对于现实有些伤感,但也很欣慰,在如此现实的生活中还能保持一颗单纯乐观的心,善良地生活着,包括说到对在校学生的一些建议时,她也说:“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心要单纯。”

“每个人都是在喝自己酿的一杯酒,”她很风趣地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再引用一部电视剧中的台词——‘甜的吃,苦的也吃’”她笑道。生活叵测,世事难料,人永远都不会自己下一刻的命运会是什么样子,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为自己的道路做好铺垫,这杯酒会更甜美,更甘醇。
结束了对索妮的采访,她对学弟学妹的谆谆教诲令我们久久回味,作为传媒事业的“后备力量”和未来从业人员,一种为国为民的责任感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做一个具有政治素养,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也是极其重要的。对于科班出身的专业传媒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有较高的标准和要求,这样,在传媒界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保存自我的特色,更好地发展,实现人生的价值。
她不是菊,也不是牡丹,她是莲,少了些孤寂,少了些孤傲,多了份坚韧、高洁、淡薄,和对自己的高标准、高要求。(记者/刘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