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不喜欢的东西,不代表不好啊,像我就很喜欢乌鸦。”郑常伟说道。他是我校设计艺术学院11级人物形象设计班的学生,在2013年第六届国际设计美术大奖赛中,由他创作、郦娜老师指导的作品《鬼魅新娘》喜获IDAA金奖,其独特的设计理念获得了主办单位的一致好评。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位“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山西汉子吧!

作品构思:“死尸也可以美一次”
第一次看到《鬼魅新娘》时,你大概很难想象到作品里“鬼新娘”的原型是真实存在的——那是郑常伟在上学期的一节化妆课上,为模特画的鬼妆。“当时那个模特的脸先被我用肤蜡全部糊起来了,她什么都看不到,然后我再在她脸上上色,让她的脸看起来有溃烂的感觉。”回忆起创作的过程,郑常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模特几乎是被他“骗”过去的,不仅被化了“鬼妆”,还穿上了“麻绳衣”。
当时作业的主题是“面目全非”,这让向来爱看恐怖片的郑常伟想到了“丧尸妆”,并且想要将女尸阴柔的一面展现出来。模特的妆容画好后,郑常伟又想起了曾经学过的新娘造型,“那时候我在想,新娘造型会不会比较好,新娘是一种美,但是她(女尸)展现的是另一种美,即使是死人,是不是也可以做一次新娘,也可以美一次”郑常伟说,这个想法使得整幅作品有了明确的思路,后续的处理工作,包括女尸的“红嫁衣”也都是围绕“鬼新娘”的主题在做。
参加第六届国际设计美术大奖赛对郑常伟来说不过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郑常伟说,他在比赛截稿日期的前一天才得知这个赛事,当时的他正在下沙准备校庆晚会,回宿舍准备材料时已经凌晨了,只好等到第二天清晨才匆忙麻烦同学帮忙把材料交上去。“其实我当时选择这幅作品是抱着侥幸心理的,因为我觉得大家应该都会交一些很漂亮的作品,就想要跟别人不一样,这样也许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回忆起参加比赛的过程,郑常伟觉得自己很幸运。

学画之路:“我曾想过要退学”
谈及学画画的过程,郑常伟笑着说:“其实我从小就喜欢在书上画一些涂鸦、简笔画,初中也学过一段时间的绘画,但是那时不知道怎么想的,似乎更想学钢琴,所以就放弃了绘画。”而重新拾起绘画是在高一的时候,因为当时郑常伟的文化课成绩并不好,因此妈妈希望他能够通过艺考实现大学梦,而爸爸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不同意”转变成了“全面支持”。然而在学习了一年的绘画后,他发现自己其实对形象设计这个专业更感兴趣,因此他想到了“退学”这一条路。
郑常伟的想法是到专业的培训机构学习两三年,就到相关的岗位进行历练。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位对郑常伟影响很大的老师,当年还是一名大四毕业生的他来到郑常伟所在的学校支教,当他得知郑常伟有退学的念头时,便主动与他聊了很多,以更加开阔的眼界和较多的阅历开导他,使得郑常伟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决定要尽自己全力考大学。但他的“形设梦”依然没有改变,因此在他报考大学时,他只挑有人物形象设计这一专业的学校进行艺考,这也奠定了他的“浙传之路”。
“上了大学之后发现,那个老师当时说的没错,如果真的去读个专科,就会发现自己的眼界不够开阔、文化修养不高、审美也不够好,创作出来的东西就会非常死板、庸俗,无法发现创造一切东西的价值。”郑常伟感慨道,自己当年想读专职院校的想法太过幼稚,上了大学才发觉大学的意义所在。

创作态度:“在老师的建议下,做自己喜欢的事”
郑常伟笑侃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睡觉和看恐怖片,他说,神秘和恐怖的东西会让他的感官受到刺激,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我的灵感来的很奇怪,我们老师都不知道怎么说我,他们有时候觉得我的思考方向是错的。”郑常伟说,他很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时交上去的作业会被老师认为跟主题的出入很大,但他依然喜欢凭自己的感觉去做,“我是个非常随性的人,我想要做自己喜欢看的东西,不一定非要按部就班的做,也不会被限定在一个角色里。”也许这些在别人看来会认为郑常伟特立独行,但在郑常伟的眼里,他只是在老师的建议下,遵从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
在学美术的生涯里,随性的态度也曾让郑常伟吃过苦头。高中时,郑常伟有一段时间逃课没去学画,没想到,再去时自己的画板已经被老师给砸了。“于是我就只能默默的拿了一块别人不要的画板又继续画,这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至今难忘。”说道当年的糗事,郑常伟洒然一笑。

记者手记:在与郑常伟聊天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这是一位非常健谈的男生,也没有半点“学长”的影子,他自己更是爆料,他在班级里有个外号,叫“大众情人”,意思就是和谁都聊得来。随性,是他性格特征的一大关键词。然而,随性并不代表随意,郑常伟为自己的QQ、微信取名为“蜗牛”,他解释说:“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蜗牛精神——尽管蜗牛爬的很慢,却依然一往直前,从未想过要放弃。”当前,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几乎已处于饱和状态,郑常伟对未来有迷茫,但依旧钟情于此。在讲起自己的故事时,无论是开心或是艰辛的过往,他都能付之一笑。尽管才认识不到两个小时,他却已经能够如同老朋友一般与我们交谈。这个大男孩是随性而又洒脱的,也许你要说他放荡不羁,但大概就是这颗爱自由的心,才使得他的作品更富有创意吧。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分社记者 王颖、覃于烜 编辑者:谢薇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