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人物

浙传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传人物 -> 正文

【话剧《人质》专访】现场导演刘国栋:有一种收获叫蜕变

发布时间:2013-05-12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刘国栋,话剧《人质》的现场导演、副导演、道具组组员兼演员,他是导演口中身兼数职的爽朗少年,他是学弟学妹口中幽默风趣的学长,他是朋友口中热心真诚的小伙儿。他用几年积累下来的话剧经验为观众呈现着一个个精彩的舞台,他用多年奋斗中的收获一步步实现着自我的蜕变。

  做个“不听话”的现场导演
  现场导演可以说是话剧演出过程中的“灵魂人物”,舞台上的一切都由现场导演指挥控制。在一部话剧的演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紧急的情况,就如刘国栋所说:“当天演出的时候,原来准备好的三把手枪突然少了一把,当时导演也拿不定主意,我就‘不听话地’马上叫人去找并思考应急的方法,最后终于找到了枪。” 这是一种冷静和镇定的表现,当遇到突发状况也能快速地解决;这是一种独立自信的判断能力,为了演出不下留遗憾而竭尽所能;这也是一种经验的本能,只有经历才能使人应对自如。

  做道具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
  道具是话剧舞台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如何做出精致的道具成为了刘国栋所在的道具组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由于缺少经费,道具组只能将材料进行最大化的利用,他们还向老师寻求帮助,借到了一些简单的道具。他们经常通宵赶工,虽然很累,但只要看到大家一起努力做出来的东西就会很有成就感,刘国栋说:“看着演员看到道具时很兴奋的反应,就会觉得没有白忙。”

  一直在升级的剧本
  《人质》的剧本写得非常有趣,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其中的人物设置。刘国栋说:“剧本只有不断地修改,不断地加入新的东西才能够更加完美。” 《人质》的剧本经过了多次的修改,与初稿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就像刘国栋说的,仿佛之前的《人质》是为了搞笑而搞笑,而现在的剧本是以叙事为主,用叙事和表演来展现喜剧效果,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用语言搞笑。

  正式演出就相当于观众最多的一次排练
  在刘国栋的心中,正式演出就相当于某次排练的最高水平,而《人质》的演出也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由于经验的积累,刘国栋认为正式演出和排练的区别不大,他说:“这次彩排中我们突然有了新的想法,就马上加到了剧本里,哪怕是正式演出时出现新的想法,你也可以自由发挥。我们在舞台上就要学会有改变地去发挥,该怎么演就怎么演。”但对于新生来说,正式演出出现紧张是正常的,但只要你能够自信地表现出自己、放宽心,就能够得到十足的进步。

  怎样做出一部受人欢迎的话剧
  刘国栋认为,要想一部话剧受到观众的喜爱,就必须要知道观众为什么要来看你的戏,可能是放松的需要,也可能是基于学习的角度。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所以在话剧的准备过程中要努力做到满足观众的需求。受人喜欢的话剧应该能引发观众的思考,可能是在某个角色中能够发现自己的影子,也许是单纯的觉得剧好玩,哪怕是欣赏话剧的场景布置,舞美效果或音效配乐都是好的。“如果你在准备的过程中做得很好,观众自然能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

  我一直在蜕变
  大一到大三,时间向前走着,刘国栋也不断地成长。他不仅收获了很多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还得到了更多真正去实践的机会。他一直记着老师跟他说过的一句话:“排一部剧比上10节课都有用。”他在不停歇的奔波中锻炼着自己,他在疲惫的路途中完成蜕变。刘国栋还说:“排剧让人收获了友情,那种纯纯粹粹,不存在利益的珍贵的友情。”

  成功需要努力地付出,经验需要不断地实践,曾经的累与苦恼都会在辛勤汗水的感召之下化为他脸上的一抹微笑。他就是刘国栋,他收获了一种名叫蜕变的感动。
(文/先锋通讯社记者 陈思涵  责编/陈慕祥)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