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热点 > 热点聚焦 > 新闻详情
用慧眼冲破诈骗迷雾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21-05-17      

2021年3月25日,某大学生收到一条招刷单兼职的短信,于是她加了该网店的客服并被拉进了微信群内。刚开始她赚了30元左右的佣金,但后来她一步步被诱入陷阱,被骗金额高达一万四千元。诸如此类的诈骗案例数不胜数,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信诈骗成为现如今诈骗的主要手段之一。那么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诈骗方通常通过冒充为公检法、银行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公司厂家等,来伪造各种合法外衣,从而引诱受骗者上当受骗。

诈骗套路知多少

1、扫描二维码方式植入木马

不法分子通过宣称“扫描二维码,领取购物红包”等诱使事主扫描二维码,进入含有木马病毒的网站或APP,不法分子通过木马截取手机短信,更改支付宝密码进而窃取余额。

2、短信链接钓鱼网站方式植入木马

引诱事主点击短息中的链接,从而在后台下载木马程序或链接钓鱼网站方式获取事主手机中的通讯录、短信、银行卡、支付宝等信息。

3、利用改号软件冒充公检法等机关诈骗

以“法院传票、信息泄露、涉及洗钱”为由,使用改号软件伪装政法机关办公电话,冒充警察、检察官、法官实施诈骗。

4、QQ聊天诈骗

冒充亲友诈骗。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视频聊天资料后,冒充该账号主人对其亲友以重病、车祸等紧急事情为名事实诈骗。

5、“机票改签/航班取消”“网上购物退款”

冒充电商或航空公司官方客服,诱导事主相信从而错误操作网银或ATM,又或者点击对方提供的钓鱼链接,被盗取电商账号密码后立即将账户资金转走。

6、网络虚假投资诈骗

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股民资金。

7、“猜猜我是谁”诈骗

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随后,编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

8、淘宝刷信誉诈骗

犯罪分子在网上发布刷淘宝信誉的兼职广告,引诱受害者在其提供的淘宝店拍下某订单,并承诺受害者付完款后把订单款和佣金一并打回到受害者账户内,但受害者付完款后犯罪分子称要其再接着拍才能返还订单款,从而诈骗受害者。

9、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QQ、短信等方式向用户发送中奖提示信息,并利用在互联网上设置的虚假网站诱导人们误入中奖陷阱,诈骗分子以让事主缴纳税费、公证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实施汇款的骗局。

10、伪冒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诈骗

犯罪分子冒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名义及商标标识,通过互联网、微信、QQ等社交网络渠道发布虚假信息,自称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与客户联系,宣称可以提供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的贷款、信用卡、借记卡等服务,诱使他人向其支付“服务费”、“保证金”、“关联金”、“佣金”、“制卡定金”、“中介服务费”或其他类似名目的费用。

11、伪冒网银升级、实名补录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号码发送“密码器过期”、“实名补录”的有关信息,并提供虚假的网站链接。当持卡人信以为真登陆该网站,输入相关身份证、网银用户名、密码、动态口令等信息后,卡内存款随即会被转走。

如何防骗?

防止电信诈骗,要注意做到“三不“、”一要”和八个“凡是”不要信。

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报警,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不要信;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不要信;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不要信;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不要信;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不要信;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不要信;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不要信;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不要信。

诈骗分子的方法为什么能够得逞?

诈骗分子的上述手段之所以能够得逞,是因为精准抓住了以下几点。

恐惧心理。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是在利用人的恐惧心理。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安分守己、合法谋生,突然被告知自己卷入重大案件会被判刑,第一反应就是害怕。当人处于恐慌状态时,往往无法做出理智的判断,只能一步步掉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贪财心理。投资类诈骗多利用人的贪财心理,给人许诺“一夜暴富”的虚假保证。很多人无法抵御高收益率带来的诱惑,选择性忽略投资项目的可疑之处甚至违法风险。

信息不对等。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所有领域的知识,只要诈骗分子从你不了解、不熟悉的方向切入,一般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判断真假。

感情用事。在先谈恋爱再骗钱的“杀猪盘”中,骗子都会先耐心布局,深情脉脉,让受害人对眼前的爱情深信不疑,甚至在被骗取钱财后仍幻想着“他(她)还爱我,绝对不会骗我”。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们总是幻想以小博大,殊不知背后的套路深深。虽然电信网络诈骗的花样种种,但究其本质却只有一个——利益的“循循善诱”!因此,不贪图小便宜是第一要义;此外,时刻警惕,无论是身边的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在涉及私人钱财时都应该保持防范意识;还有要经常学习防诈骗常识,有备无患,多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法,尽量避免因为和骗子存在“信息差”而上当。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