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热点 > 热点聚焦 > 新闻详情
携书如历三千世,无书惟度一平生
——世界读书日,读书进行时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9-04-23      

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希望无论一个人贫穷或富裕,年长或年轻,都能去感受体悟阅读所带来的乐趣。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

为了鼓励大学生读书,培养大学生的读书习惯,我校设立了“读书达人”这一称号,用以表彰在图书馆借阅书籍、阅读最多的学生。据图书馆的统计数据显示,电视艺术学院的马文丽在一年的时间里共借阅了244本书籍,位居借阅排行榜榜首。

阅读是一种习惯,马文丽提到,要从一个小目标开始,从一本吸引到自己的书开始,等慢慢习惯了看书的感觉,再一点一点扩展。培养任何一个习惯都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都需要先坚持、练习,让大脑开始有记忆,直到形成惯性,走进书籍的浩瀚世界。

习惯对于读书是至关重要的,马文丽用查理芒格的一段话与我们共勉:“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昨天更聪明一点。认真和出色的完成你的任务,慢慢的,你会有所进步。虽然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步,到最后,像大多数人那样,你将会得到你应得的东西。”

读书正是如此,持续做小的正确的事,乍读起来言简意赅,却是能使人生获益的好习惯。

阅经典,长智慧

新闻与传播学院崔波老师平日里一直保持着每日阅读的良好习惯,她描述自己是一个“受益于读书的人”。近年来,她更多偏向于阅读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文献,同时也从未落下过其他各方面的知识输入。她本人也开设了《中国哲学简史》百部书百部电影项目,同时也会给班里的同学列一个大学内必读书单,这些都得到了学生们的热捧和选择。此外,她也担任了“浙江青年阅读节”的发起人角色,号召青年多读书,努力将阅读做成一个“视听用”相结合的综合体,努力让大众喜欢阅读,受益于阅读。

在提及图书类型时,崔老师推荐大家可以阅读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西方哲学、现代科技类等书籍。在她所教授的学生中,她要求她的研究生每天保证一定的阅读量,并且每天以语音形式汇报文献阅读情况,从文献出发,通过广泛大量的阅读积累,经过思考,旁征博引,这也成为她和学生一个互相交流的有效路径。

持之以恒,宁静致远

我校文学院朱晓军老师一直是校内公认的“阅读达人”,经常在课堂上呼吁同学们多读书,非常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他要求他的学生们一周阅读一本书,每节课都会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做读书心得分享。许多同学在他的影响下,渐渐体悟到了读书的乐趣与重要性。

朱晓军老师本人有着丰富的阅读量,“读书破万卷”的他现在仍保持着每天读300页文学名著、50页专业理论书籍的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培养则是在他大学本科期间养成的。“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生就是应该趁着大学时间多阅读学习,现在大学的‘大师’在哪里呢?当然就在图书馆里。”

他在课堂上总是老生常谈一句话,大学本科四年至少应该阅读200本书,无论是人文社科、经典名著、专业书籍,还是一些小众文学,甚至是奇闻趣史,都可以作为阅读的对象,书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相信人与书是有缘分的,我只会在同学们提出想要了解哪个领域时,为他们指出几本相关可阅读入门的书籍,剩下交由他们自己去发现,他们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书。”

现代互联网发展迅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在不断的拓展,通过网课、知乎、博客等一些电子网络手段也在冲击着传统的阅读方式。朱老师强调道:“没有任何获取知识的形式能够超越读书,因为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单独的世界。无论是一本小说还是一本理论书,都是有属于自己的逻辑体系,一旦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块,都不能够完全理解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完整的知识体系才是书籍的终极魅力所在。”

谈到读书对于一个人最大的意义,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读书最大的意义,就是让你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激发你的求知欲。”人只有在意识到自己有着深深不足之时,而面对着这么浩瀚无垠的宇宙世界,才会燃起奋发向前的熊熊火焰。

知识、经验和经历这些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一个人不可能经历所有的事情,也不可能完全靠实践获取经验。阅读的好处就体现在此。琢磨了许多年的问题的答案,很可能就安静地在某本书里躺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千年。

自书海中,寻觅书香

文学院胡晓华老师认为,文字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阅读各色人写下的各式作品、公众号推文、微博文字,了解作者的个性、喜好和思维方法,以此扩展心灵,并将看到的东西与日常生活、待人接物联系起来,这便是阅读的意义所在。

胡老师在工作之余,几乎每天都会读书。目前家里有五个书柜,每年的纸质书阅读量在一百五十册以上,她也存有大量专业研究需要的电子书。

她密切关注着有关自己专业领域,同时涉猎历史、文学、传记类书籍。其中,传记类尤其得她心意,启真馆出版的传记她每本必看,目前她正在阅读的一本书便是怀宇翻译的《罗兰·巴特传》。

“或许有些同学起初会觉得读书很累、很慢,但是需知‘万事开头难’,只要有足够耐心,了解专业领域的重要书籍,选择一两本书作为精读读物,细细剖析文本,就可以较快地掌握读书方法。不仅如此,读书还能够拓展我们的知识面,给人带来更为广阔的眼界,就好像一个人没有看过海,但是他可以在书中了解关于海洋的知识,形成对海洋的认识。”胡老师这样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

图书馆就是一座知识殿堂,在图书馆中借阅书籍、潜心研读的也不只有同学。据了解,电子信息学院的裘姝平老师在图书馆里的借书排行榜单上也是名列前茅。

裘老师办公室的桌子和窗台上常年摆着几摞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她认为这也是督促孩子阅读的好方式:以身作则来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这样的习惯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受益终身的。她说:“人总会有困惑低落的时候,书也会给予你很多力量,读书的人总会让自己内心更饱满,遇到问题更知道该如何处理。”

除了借阅专业方面的书籍,裘老师也会结合自己的兴趣,借阅一些书法、国画方面的书籍。别人的推荐或者豆瓣网的评分都会对她选择书籍产生影响。

对各种风格的书籍侃侃而谈,潇洒自如地讲述自己的见解,这样自信的气场充满了吸引力。腹有诗书气自华,由内散发出来的气质是显然易见的。

共享图书,让书流动起来

人们不仅在阅读中汲取知识,也不断适应着阅读方式的演变,思考着人类与书籍的关系。可图书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图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使更多的人受益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作为拥有两个校区的浙江传媒学院,对于两校区之间图书资源的共享也十分重视。

据桐乡校区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两校区之间的图书借阅流程充分体现了图书资源共享精神。学生通过馆藏查询到所需书籍在另一校区,可以前往图书馆借还中心“通借通还”处登记,图书馆流通部工作人员负责图书查找、运送,图书到馆后通知学生前来办理借阅手续。通过这样一个流程,就实现了一次两校区之间的图书交换与共享。

由于两校区所开设专业的不同,图书馆按照两校区学科专业特点采购、布局图书资源,并做好两校区图书资源的合理调配。图书馆专门组织文学院专业教师到下沙校区图书馆书库现场选书,调配一批专业所需书籍到桐乡校区,满足师生阅读需求。据图书馆相关借阅数据显示,2018年两校区通借通还书籍人次呈上升趋势。每一张登记表,每一本书都留下了阅读的轨迹。

人很难因为别人的一席话改变习惯,但若有一念之间爱上读书,就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好的书、经典的书都值得阅读,静得下心来阅读,去认识新鲜的事物,碰撞思想的火花,尽情徜徉在书的海洋。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