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热点 > 热点聚焦 > 新闻详情
素人意趣,字游字在
——手写汉字复兴路的抛砖引玉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9-04-21      

2019年3月31日,很多来到中国丝绸博物馆锦绣廊晓风书屋的客人突然发现原本素色装饰的书屋二楼一夜之间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栏杆上挂着歪歪扭扭的黑色手写“卫生间”大字照,木质楼梯的每一个台阶上都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海报照片,30米长的弧形墙上密密集集而又规整可爱地排列着手写告示、标语、广告等被裱进木框里的独特字样……这些“不和谐的音符”仿佛在书店的沉稳大气香调中增添了些许奇异而狂野的味道,吸引着人们前去观摩探寻。

这并不是一次书店的装修改造,而是一个刚刚开幕的展览。三月中旬,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几位大学生带着他们的“功课”找到晓风书屋大掌柜姜爱军,问道:“我们是几个对手写汉字感兴趣的年轻人,可以在这里办个展览吗?”

书屋老板看了他们提供的照片,认为这真是太有趣了,欣然答应了办展的请求。“民间书写”团队便从前期采集的六百余张手写字中,精选一百六十余张作为主展品,拣选四百余张作为辅助展品,以活页照片集和照片台阶的形式呈现。

那些隐于街巷的手写字,曾是城市生活的边角料,在履行着自己责任的同时,也在风吹雨打中被消磨着,它们释放着自己的能量,却从来没有期待过被发现。但是,它们在这里,被更多的目光发现并看见了。于是,这场小型展览的背后,一束手写汉字的复兴之光正在暗暗涌动。

“你们做的这个工作很有意思。”

2003年,白谦慎出版了著作《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与古为徒》是吴昌硕(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题写的一块匾,《娟娟发屋》是重庆一家理发店的招牌。

“这块招牌没有金框,没有署款,没有印章,既简单又土气,但不失质朴的意趣。”然而这种本不属于经典的文字书写牵动了白谦慎的情思,也引起了学习古文献出身的浙江传媒学院教师胡晓华对于逐渐消逝的民间汉字书写的思考。受到启发的她便引领团队学生拜读白先生的著作,并将此作为文学院2017年“凤凰计划”课题:《民间书写调查研究》。

那时的他们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成果会成功地申报了国家级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还能策划一个小小的展览,更不会想到,他们的灵感来源《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的作者白谦慎也会来到自己的展览,和他们一起品评书写,感受文字。

白谦慎教授在几天前收到了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的一条信息,魏贤伦在信息中约他一起来国丝馆的晓风书屋看一个小展览,并告诉他:“这个展览和你有关。”

4月3日下午,白谦慎和鲍贤伦来到了晓风书屋。

“你们做的这个工作很有意思。”这是白谦慎的评价。

团队成员们对于白谦慎的评价十分激动,这样的评价是对他们功课的肯定。这个由一本书为创意点出发的功课,已经持续了近两年,从2017年5月开始,调研团队的成员分别走访了全国十多个地区,从北京市、浙江省、河北省、甘肃省、陕西省、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收集不同地方的“民间书写”材料,用拍照的方式,记录藏在街街巷巷里面的的手写体。

600多张手写字照片、“汉字日常书写”全媒体平台、独特的“信息采集单”、一本厚厚的调查报告、一部暑期实践纪录片、还有正在进行的展览,都是他们的成果。

从纵向的理论探讨到横向的成果宣传,从院级的课题做到国家级的课题,团队成员也从一开始只有文学院的学生扩大到包含摄影、制作、录音等多个专业的学生。于是,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资金的支持下,这场“字游字在”民间书写素材展在国家丝绸博物馆的晓风书屋一直展到4月15日,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生活中的日常书写痕迹。

“天趣自得,意趣偶得”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他们认为写得很有个性的文字,写它的人却不这么认为。

对于这个问题,白谦慎教授给了他们一个答案:“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所谓的好和天趣,其实已经不是你一般没有练过的人能看出来的。但是,我们看出来的天趣,又恰恰是真正的小朋友的天趣,是没有学习过的天趣。”这种随机性的天趣,形成了很多有趣又可爱的无意识书写,它们的可爱之处,其实就在于这种无意识的展露。

“串珠打孔”的曲折回绕,“油漆”写成了三点水加一个七……这种不规训甚至有错误的书写却恰恰有一种迷人的野生感。

在看到“男人都是大猪蹄”这幅照片时,白谦慎和鲍贤伦都不禁莞尔;“这个写的好啊,很明显这个人有过训练,用笔非常含蓄,不是随便写就的,而且内容和文字都很有意思。”天趣蕴于物中,再加之以理解,就变成了意趣。在白谦慎教授的书中,意趣主要还是指书写形式上的意趣。观后讨论时,团队队长姬雪儿分享了他们寻找那些有意趣的字时的迷茫与思考,最初他们想通过类似“娟娟发屋”这样的招牌来咂摸其中意蕴,但是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专注手写”带来的意趣,手写者在书写的时候是否加入个人书写的习惯、审美意识,以及欣赏者对此的私人化理解:“一开始,我们进入了一个可以说是歧途吧,仔细去分析这个字的结构,这儿歪了一点,这个比划它创意了一点,但是在分析完之后我们发现,好像也没有太多的意义。所以我们后来发现,民间手写字的意义,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个人不同的体会。”

“一个钥匙配一个锁:钥匙还是原配的好”“他们现在还好着吗”“隔壁家的甜过初恋”的诙谐解说引导语,“闽南小吃”里红黄的夸张配色,毫无技法可言的“换拉链、修衣裤”红色大字,电线杆上贴着的用标准隶书写成的无人驻足观看的公告,闽南老者以自己的信仰与日渐衰弱的生命抗争、与世俗的种种评价抗衡的铁门上的书写“阿弥陀佛”,排列整齐的垃圾桶上写着“不可回收艺术家”,香港一户人家门上中英文结合的春联等,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啊,无关美丑,无关风格,只因这些简单拙朴的手写汉字传递的皆是书写者最为本真的应用诉求、个体经验与情绪。

其实,手写字中生活的气息和不同人物个性的混合,也会让人感受到这个地方的可爱。它像是一种标志,可以提供给人们一种评判何为住得下去的地方、何为过得下去的生活的方法。毕竟,对于人们来说,还是希望这世界阳光灿烂,趣味横生。至于那些字,“不管您欣赏与否,我们不应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的土地上,有着千千万万这样的普通人书写,不但普通人自己不把它们当回事,研究书法的人也往往对它们漠不关心,它们在属于自己应该属于的地方,无声无息地在岁月中自生自灭。这是它们的命运!”

“芥子纳须弥”

在课题调研过程中,团队了解到在福建泉州有许多人坚持汉字书写,于是他们前往泉州探访,在这里,他们遇见了坚持传统笔墨书写的谢长寿和有着妆糕人、美术创作者、城市漫游者等多重身份的民间艺术家万伟龙。

当大多数人摒弃日常书写,转投向广告喷绘、新兴APP的怀抱时,经营着芥子书屋的民间书写者万伟龙开始了“字画交融”的手写字体创作。他有一本厚厚的歌词手抄本,喜欢用手写美术字的方式将喜欢的歌词誊抄下来。谢长寿是泉州市鲤城区的一位老人,从医学工作退休后,他踏勘古城、查阅文史,三十多年来,他用笔墨手写小楷编撰成《泉州学大纲》一百六十余册,超过百万字,并不拘泥于字帖形意,笔调更是常根据不同的需要调整,别人评价他的字“既好看又活泼”。

其实,这些民间书写的照片在日常生活中是我们习以为常到不会去注意到的,但随着书写方式的变化,我们学会更便捷地使用电脑、手机去记录生活,环顾四周,类似招牌、告示、标语这样容易映入眼帘的汉字,类似日记、笔记这样的日常书写表达,几乎都已利用新媒体来操作完成了。在时代的潮流里,像谢长寿、万伟龙这样的民间素人一直坚持自我,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土壤,默默抗争着,用笔触记录下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反馈。在他们身上,团队汲取到拍摄纪录片《字游字在》的灵感与素材。尽管两位对汉字的观点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万伟龙如“鱼”般游走于城市,用汉字记录甚至反抗,而谢长寿则笔耕不辍,如“山”般屹立在他的志书里,一“游”一“在”,一“圆”一“方”,表面看来是差之千里,实际上却是同根同源,他们都选择用汉字书写的方式反馈对世界的感知与思考,倾诉对土地和文化的眷恋与热忱。

而在团队展现给世人的调研成果中,人们不仅可以直观地欣赏隐藏在生活背后的包含着浓浓趣味的手写字,还能继续回味它们背后的生活气息,在字里行间看见生活。

那些横竖撇捺变化多端的字体和生活混合在一起,让人既熟悉又好奇,进而产生一种相信,那就是——也许下一秒钟,也许下个街角,自己就会遇见它。

小小芥子,纳得形色手写汉字,纳得你我他,纳得大千世间。

“天时、地利、人和”

在团队负责人姬雪儿口中,整个调研过程和所有合作都十分顺利:“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齐了。”她笑着说。

遇到了感兴趣的课题和有想法的老师,遇到了互相理解、彼此懂得的组员,遇到了非常有趣的纪录片主人公,最后遇到了这个将成果展览出来的好机会。姬雪儿说,虽然她刚开始在一些展示上作为课题负责人登台介绍,但其实小组里面的每个人都可以担任负责人的角色了。他们来自大江南北,来自不同专业,却因为民间汉字书写而聚集到一起,两年间他们一起进行理论探讨,走访调研,筹备展览,这个过程,不仅是他们对于课题不断深入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在不断合作和相处中增进团队感情的过程。“我们每个人之间关系都非常好,从来都没有闹过矛盾,一起做事特别高兴,效率也特别高。大家在一起认真地做了这件事,成果自然而然地就来了。”

“做到现在都十分顺利,我们自己也感觉很奇妙。”姬雪儿这样说道。

这次展览的准备时间很紧,但是展览上的周边却丝毫没有匆忙粗糙的痕迹,它们的诞生也是顺利的。歌词描红本来自他们纪录片的主人公万伟龙的歌词本,明信片很大一部分是积累的照片素材,城市海报的诞生就更自然了,“我们寻找素材的时候就是按照城市来分类的,所以当准备展览周边的时候,城市海报就这样产生了。”

但是仔细去品味这些幸运的偶然,却会发现每一件事情都是热爱的必然,一个热爱书写的老师,带着一群热爱书写的学生,在寻找民间汉字书写的过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热爱书写的人,是纯粹的热爱让他们相识、团结、合作,一同在书写的轨道上结伴前行,并且把手写汉字的魅力尽情播撒出去。

结语

“让能够理解我们的人更实在地拿起笔,去书写,去记录,用一种不够迅捷但能融入记忆与创造力的方法,写下自己的日常与情感。进一步发掘‘民间书写’的价值,预估汉字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尽一份当代青年人传承并弘扬汉字文化的绵薄之力,则更是我们的夙愿。”这是整个团队课题研究的初衷于夙愿。

而展览中的一些场景让这种期望值得被相信。

一位姑娘在展厅特意设置的留言本上,用手写的方式回应:“特别感动,仿佛重现体验了一次生活,很真实。”

博物馆里正在举办韩国服饰展,几位韩国客人逛进来,站在“卫生间”几个字前看了很久,他们对这些毫无技法的手写中国字很感兴趣,走到了二楼,看个究竟。

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携手走进展厅,看着一张对联的照片说:“这个写得蛮好的。”又叹息道:“现在好多孩子的字写得越来越不入眼了。”

一位在书屋买咖啡的外国游客意外地走上二楼,看着满墙的手写字暗暗赞叹,用英文夹杂着几句不流利的中文对策展人提出自己的疑惑。

学校老师和社会各界关注此调研的朋友携亲属前来捧场并购买了城市海报、明信片等多样周边。

一群放学后专门来看展览的穿着校服的学生在展览的纪录片放映区安安静静地坐着观看。

一个年轻女生,在留言区拿着毛笔在桌上的宣纸上专注而又认真地写着毛笔字……

这一切,正在悄然积攒着一种力量,让一场手写文字复兴成为可能。

正如展览中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前言中所写的这段话:

拉康曾说:“手的独特性打碎了世界的单调”。汉字的日常书写是一种独特的书写痕迹,凝结着书写者的个体经验与情绪,活泼而富有创造性与感染力,它们不应湮没于岁月的尘霾中,从此沉寂。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