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浙传讲坛 > 新闻详情
品文学作品,看国家结构
——“文艺作品与国家形象建构”主题讲座顺利举行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9-10-24      

10月23日下午2点半,由浙江传媒学院与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文学院与浙江省高校青年文艺评论联盟承办的“文艺作品与国家形象建构”主题讲座在桐乡校区顺利举行。文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茂涛,副院长俞春放与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丁丽莉出席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胡志毅。他不仅担任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所长、影视艺术与新媒体系主任,而且是华文戏剧节委员会委员、浙江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他著有《现代传播艺术—一种日常生活仪式》《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等多本书籍以及论文评论200余篇。

讲座伊始,胡志毅从历史谈起,串联了一个又一个时代。从十年抗战的文化工作谈到1965年的新青年再到八个样板戏,激发了同学的浓厚兴趣。他针对“文艺作品”“国家形象”“建构”这三个名词分别进行了概念性阐释,并向大家强调,在作品中塑造好的国家形象对文艺作品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胡志毅强调,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从作家创作、作品本身以及观众接受三方面入手来解读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性。

从作者创作角度分析,胡志毅向同学们举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作者夏志清的例子,认为他的作品是对文学历史的重写,同时,他借用张爱玲的例子告诉大家文学的创作要做到突破经典、做到精神突围。沿着时间线,胡教授向大家分析了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大众文学和一系列的抗战作品的特点。

从文艺作品本身这一方面来看,胡志毅认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架构、叙事的引入等都渗透出作者对国家形象的思考,展现了意识形态对文艺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还提到宣传不是一种艺术,但艺术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如陈凯歌的《我和我的祖国》就是一种国家形象的充分展示。

最后,胡志毅借接受美学的理论,从观众对文艺作品的接受的角度对讲座主题进行了简要解读。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受众主体是国民,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形式,会产生比小说本身更大的影响,就如同所谓“钱钟书神话”就缘起于《围城》八十年代被改编为电视剧时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总之,国家形象的建构,要经过大众审美的考量。

讲座的最后,现场听众提问发言,19级中文2班金欧文就卡夫卡的作品是否被过度解读这一问题与胡志毅进行了探讨。胡志毅认为,作为读者要有开放的格局,不要对作品进行预设,要亲自去读之后才会有真正的感受。最后,他建议大学生以兴趣和问题作为导向进行阅读,以此积累文学素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学创作者。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