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时评 > 新闻详情
大学运动会透露了什么?————源自运动会的思考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12-05-18      

  5月15日,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第一届运动会如期举行。除了大量的前期宣传让人充满期待之外,首届桐乡校区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五大学院更是各展风采,让大家大饱眼福。文化创意学院的rap动感、充满活力;文学院水墨风华一派儒雅;设计艺术学院发挥专业特长设计服装,上演T台走秀展现了天使、蝴蝶仙子与邪恶黑鹰的魔法故事;管理学院更是有些搞怪地跳起了《最炫民族风》引起阵阵笑声;音乐学院一曲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曼妙的舞姿令人称赞。
  开幕式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记者注意到,如此精彩的演出并未吸引很多学生前来观看,看台上的观众寥寥无几。开幕式结束,比赛正式开始,看台上的观众一批批走下来,陆续离开。首届运动会,不仅意义重大,参赛选手中更有自己同学院的朋友,为何捧场的人这么少呢?
  比赛进行的时候也鲜有听到人们为选手加油。记者不禁感慨,这运动会氛围真是和高中不一样了。那时以班级为集体,同学们个个把其看成头等大事,纷纷为参赛选手忙上忙下、呐喊助威,和眼前的场景真是对比鲜明。记者同周围的人交谈,他们表示在大学压根儿没了中学时期的“集体荣誉感”,看来这种现象绝非偶然。
  记者询问了身边离开赛场的人,得到的大多是“我还有别的事情”、“没有我的比赛项目嘛,再说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别人都走了,我也就跟着回去了。”之类的回答,从中完全找不出“集体荣誉感”的影子。
  中学时期到大学的跨越,也只不过是一年有余,为何有如此大的转变?文学院的荣珍说:“或许是大学里的班级有些散,再加上大家选修不同的课,在一起的机会更少,同学之间没高中那么熟悉。大多时候还是以宿舍为单位的。”
  管理学院的欣表示:“以前经常有集体活动,比如每年春游秋游什么的,同学之间很亲密。现在感觉大学里班级同学之间没有凝聚力,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不怎么管别人的事。”
  更有同学笑着说:“可能‘老了’吧,没了那时候的激情。”
  果真如此吗?记者了解到有个“特例”,文学院的萍萍一天都在操场上,关注着班级赛事,为选手送水、帮助选手。记者对她进行采访,她对大学运动会的现状很不满:“大家都不来看比赛还办什么运动会啊,一点集体的感觉都没有。”对于她自己的坚持,她说:“集体荣誉感是大家的事,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了的。我所能做的也只有自己多为集体做些事。”
  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当大家团结起来,就会凝聚出强大的力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热爱集体,多做些事儿,而不是“看别人不为集体做事,我也就算了吧”,那么还会出现集体荣誉感的缺失情况吗?不仅仅在运动会这方面上,大家在以后的集体活动中,心中也要有“集体”,才会感受到集体的凝聚力与温暖。(先锋通讯社(桐乡)记者 王文锦)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