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系 > 新闻详情
在时代中织就我们的衣裳——浙江青年阅读节首场直播顺利落幕
来源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发布时间:2020-04-30      

“在我大学时期,我也和大家一样,喜欢阅读一些娱乐感强的书籍。”丁谨之老师对着镜头抛出了这句话,“但今天,我想反其道而行之,给大家推荐一本反映现代题材的书籍。”

她的面前,正对摄像头摆着本次直播的领读书目——《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

丁谨之领读书目《心无百姓末莫为官》

4月26日10点,浙江青年阅读节在在钉钉、中国青年作家报客户端、微博等平台开启了第一场直播。本次阅读节书目涵盖领域众多,每场直播将由一名资深领读者带领青年读者阅读。首场直播当天多个平台共吸引了1.2万人点击观看,超过三千人参与互动。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的总裁朱勇良和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叶国斌都共同收看了本场直播。

本次直播开场的嘉宾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丁谨之老师,,现担任浙江人民出版社时政中心主任。她为我们带来的是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王慧敏所著的《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此书曾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中宣部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物,2019年度好书等多项荣誉。

第一场直播,主办方选择《心无百姓莫为官》具有丰富的内涵。“你可能因为这是一部获奖图书去购买它,但你不会因为这是一部获奖图书而去喜欢它。只有接触到它丰富的内涵,你才会被它吸引。”丁谨之老师手握《心无百姓莫为官》对观众说道。

丁谨之正在直播

这是一部报告文学体裁的作品,《心无百姓莫为官》记录的故事发生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这是一个浙西的小村庄,因为穷,出名了几十年。习近平主席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就曾来到过这片土地,将下姜作为自己的基层扶贫点。在这里,穷和“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的俗语在十里八乡口口相传。

现如今,在精准扶贫,脱贫致富,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作者王慧敏聚焦了下姜村这个典型,在数次的走访调查中渐渐梳理出这个贫困村十多年来如何在五任省委书记的帮扶下,向“绿富美”转变的过程。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一个个下姜人真实的生活场景就是素材来源,作者王慧敏用恢弘细致的群像刻画出了这部下姜村艰难蜕变的翔实传记。

“其实我们可以给这本书取一个更朗朗上口的小名字,《乡村变形计》或者《贫困村是怎么样富起来的》。”丁老师在镜头前说道。这部书不仅仅反映了下姜人民的致富之路,更是浙江大力发展精准扶贫和农村振兴工作的一个典型缩影。

地理原因是限制下姜人民致富的第一道坎。丁老师讲了一句俗语:“七山一水二分田”。它常常被用来描述浙江风景如画,山水荡漾,但这句话也描绘出了浙江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全省人均耕地面积排名靠后,下姜的人民人均耕地甚至不足一亩田,加上地质环境差,自然灾害频繁。百姓们辛勤劳作一年可能都无法养活一家人,就这样,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让下姜人一直摘不下贫困的帽子。

但浙西下姜人并没有服穷,种植中草药,自制辣椒酱贩卖,下姜人民一直在身体力行摆脱贫困。但生产技术落后,品控能力差,质量难以提升的问题又摆在了下姜人民的面前,使下姜人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陷入了贫困的怪圈。

过去的下姜村

“但下姜人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丁谨之老师说道。

2001年起,下姜村幸运地成为了当时省委书记张德江的基层联系点,此后的四任省委书记包括习近平、赵洪祝、夏宝龙、车俊五任省委书记都致力于振兴这片土地。

五位省委书记都把一个山村作为自己的基层联系点,“这种情况不仅仅在浙江出现,在全国都非常多见。”丁谨之老师捧着书为我们讲述了习主席到下姜县的场景。

那是2003年,习主席曾来到下姜村。当时的村书记姜银祥回忆,“那时候的街道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家家户户都住着土坯房,院里还养着猪,污水到处流。说起来真是脸红,我们当时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迎来了习书记。”

那天因为交通不便,习主席辗转许久才来到下姜村,顾不上休息,习主席立刻开始走访村落,姜银祥在向习主席汇报完村中情况后,向习主席说了一句话:“习书记,有件小事不知道该不该说,我想请省里给村里建沼气。不然,村里的树就要被砍光了。”没想到,习主席立马同意了这个请求。“这个提议好,对百姓来说,他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习主席立刻请身边的同志记录下要求,没过多久,村里就来了专家,资金也落实到位了,全村都装上了沼气。

“其实这并不是简单的建沼气一件事,而是体现下姜村转变的一个例子。”丁老师说道。除了给村里人装沼气外,习主席还在走访中发现了下姜人民农产品生产销售方面的问题,他当即决定给下姜委派了相关的专家指导生产。

就这样,经过习主席和多任省委书记的不懈努力下,下姜人民逐渐摆脱了地域和人员的桎梏,走上了致富的发展之路。“之所以选取这样一本书放在第一场直播,就是希望借书的主题宣扬浙江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本次阅读节传播活动的主办方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书记崔波教授解释道。

现在的下姜村

丁谨之老师用“作者并没有居高临下,而是亲身去了解下姜村的角角落落。”来解读这本长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书中偷吃玉米面的孩童,含泪呵斥儿子不许动公家粮食的母亲,辛勤做辣椒酱的村民和无数位帮扶下姜村的村官和书记们都是下姜巨变的见证者,下姜脱贫致富沧桑巨变的故事正是由他们一个个小故事拼接而成。而下姜的故事正是全国大力发展脱贫致富道路上的一块拼图。

面对屏幕那头习惯于电子阅读和碎片化的年轻读者,阅读这样的经典是本次青年阅读节想要传递给大家的主旨,正如丁老师所说,品味第一手资料和知识的观点的曼妙的感受,才是图书的魅力所在。

在讲解完书籍内容后,“象牙塔外”是丁老师给这场直播取的标题。在丁老师看来,高度全球化的时代里,没有人会活得像一座孤岛。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既然在时代中裹挟已是定局,不如阅读像《心无百姓莫为官》这样具有强有力时代号召性的书籍,以此来关注外界,找到自己人生的船舵方向。

最后,丁老师为我们朗读了一段梁宗岱先生的经典译作作为结尾:“在生命的波中,在行为的浪上,我上升又飘往!诞生与死亡,永恒的海洋,无常的漂荡,热烈的生长,就这样在时光唧唧的机杼上,我织就那活泼的衣裳。”

生命之波永恒,我们每一位年青人都是组成其中的一捧水花,在飘忽未定,随风激荡的时刻,不要忘记走出塔外,关注时代,在唧唧的机杼上织就我们活泼的衣裳。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