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系 > 新闻详情
新闻与传播学院战“疫”日记
来源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发布时间:2020-02-21      

邸春雨老师最长工作13个小时一个疫情数据数据统计者的21天

“全国确诊42714例,死亡1017例,浙江1117例,杭州157例。”

2月11日早,邸春雨老师像往常一样,在身边的小白板上写下了最新公布的病例数据。全国疫情情况日益严重,每日起床后,邸春雨老师都会主动查看新闻,为此,他在书桌旁边准备了一块白板,用来记录每天的疫情数据变化。

随后,他打开电脑,开始整理学院里老师们上报的数据。

1

这是邸春雨老师接手数据统计工作的第21天,疫情开始后,他接到了学院委派的任务,负责对新闻与传播学院内的66位老师在疫情期间的具体情况进行收集统计。

在学校需要统计员与联络员之始,邸春雨老师就主动向学院领导请示,加入了疫情信息统计员的队伍。

“这段时间,我们精神高度集中,高度紧张,压力确实都很大。”

每天,邸春雨老师要处理许多表格,将表格发给各老师进行信息收集。随着疫情的加重,学校对于信息关注度也不断提高。“表格随时都在变动,随时都在完善,信息量也更多、更全。”邸春雨老师说道。

数据收集之后,需要进一步进行核对和整理。汇总完毕,邸春雨老师将数据发给领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才能上报到学校。

“每个信息报送的时候都必须特别严谨,一个数出了差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学院,甚至学校的数据都要进行改动。” 带给邸春雨老师压力的,是“临危受命“之职带来的沉甸甸的责任。为了学校、学院的抗疫总体部署更好的实施,他必须“把好第一道关”。

“也正是因为压力大、责任大,所以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不能出一点纰漏。”他说道。

在邸春雨老师和其他统计员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上报的数据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得到保证。 

2

早晨是邸春雨老师最忙碌的时间,他要赶在12点之前,统计完所有老师的今日数据,将其汇报至学院;下午则忙于与各老师沟通和解决临时任务。同时,身为学院纪委的他,还需要抽查位于疫区的学生,了解学院是否与这些学生进行沟通与对接。

每天,他花在数据统计工作上的时间都在5个小时以上。

工作的难度超乎想象,但是也是在邸春雨老师的意料之中。

统计数据的期间,也出现过诸多状况,有老师因为没网、没电脑或者忙于准备网课,偶尔会忘记打卡,这时就需要他逐个核对名单,排查出忘记打卡的老师,并提醒他们完成打卡。一位老师疫情期间位于国外,时差的原因会导致打卡有所延误,邸春雨老师让他打卡时按照前一日的表格进行填写,然后再手动导入今天的数据表内,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家办公中的邸春雨老师)

“几乎随时在工作。”学院随时都可能派下新的任务,使得工作的时间并不固定,需要邸春雨老师时刻待命。工作时间最长的一天是2月3日,从早上9点开始,到晚上22点关闭电脑,他足足工作了13个小时。

在这项工作里,学院的书记、联络员、统计员和各项老师之间形成了良好的默契,“疫情期间,新闻学院成为了更加团结的大家庭。”邸春雨老师说道。

3

最初,邸春雨老师的计划是在春节期间回趟老家,看望家中老人,在年后去到昆明旅游。疫情迫使他取消了一切计划。

在疫情结束的那天到来之前,邸春雨老师的工作要一直进行下去。而这项工作还将持续多久,与全国抗疫工作的进展挂钩。

对他而言,不论是取得成绩,还是有工作中的困难,都属于工作职责之内的事情。“身为大局的一份子,就应该配合整体,将每件事情都做好,而非抱怨。”他说道。

邸春雨老师的孩子正在处于高二的学习阶段,虽然没能带着孩子出去玩,但疫情期间,能在家陪着孩子学习也是一件令他欣慰的事情。他打趣道,“这场疫情倒是让我省钱了。”

“国家疫情严重,作为从事疫情数据统计方面的工作人员,为学院、为学校、为杭州市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心里更踏实,” 在邸春雨老师眼里,这是一件有纪念意义的工作。“多年以后想起来,也可以说自己为抗疫工作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从报送材料开始,我就没理胡子,打算等疫情结束了再理。如果开学时间疫情还没结束,鬓角和下巴的胡子都会留出来。” 邸春雨老师笑着说道。

抗疫21天,降温了,他成为全国抗疫工作中一颗不停转动的齿轮,期待着严冬过去,期待着春天到来。

陈佳沁:疫情期间,她以专业力量防控

陈佳沁,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教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作为浙江省委网信办的挂职干部,她用专业的力量为防疫出力,也看到了战“疫”过程中另一些隐在幕后的人是如何战斗的。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暴发,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志愿者奔赴一线,防控疫情。1月23日,浙江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自那天起,与所有闭门不出居家隔离的人们不同,浙江省委网信办开始了每天紧急有序的工作,保障网络媒体正常健康运行。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师陈佳沁作为挂职干部,就是其中一员。

(浙江省委网信办挂职中的陈佳沁老师)

从大年初五开始,陈佳沁就结束了自己的假期,恢复工作状态。在周围人都由于居家隔离无法出门之时,陈佳沁却早早起床洗漱,简单整理好自己后,带好口罩出了门。

“以往的杭州总是交通拥堵,同一条路过去要堵上一个小时,但现只要20分钟,街上基本看不到车和人,还有点不习惯”,她对记者说道。

上午八点半,陈佳沁准时到达浙江省网信办的办公楼门口,开始了一天紧锣密鼓的开会、撰稿、阅评等工作。“我在网信办挂职一年多了,其实工作内容还是比较熟悉的,但由于这次的疫情是突发事件,所以工作会比之前忙碌不少”,她说。

除了中午吃午饭时短暂的两小时休息时间外,直至下午六点下班,陈佳沁的一天基本都在网信办繁杂的工作中度过。但对于此,她却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这段时间是特殊时期嘛,我觉得这就是我应该去做的正常工作吧,无非就是寒假少了几天而已,但是想想大家最近都不能出门,我每天都还能出个门,也算是‘苦中作乐’。”

问及她参加这一阶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想法,她说:“通过这次疫情期间的工作,我了解到了我们整个浙江省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他们的反应速度是很快的,行政效率也很高。同时也可以看到,在网络的管理和舆情处理应对方面,政府在行政思路上有什么想法,又是如何具体工作的,这可能和平时作为一个普通网民的视角去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个角度可以更好理解在这样的特殊时间段我们的网络是如何运行的。反过来,作为高校老师,从我们的视角所提出的一些建议,也能多少起到一些效果,我觉得就非常有价值。”

崔舒鹏:疫情来袭,亲人离世,他仍心系学生安危显大爱

崔舒鹏,中共党员,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学生党支部书记,学工主管。在遭受大年初一亲人离世的打击,他仍将排查新闻与传播学院1282名学生的身体状况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每天工作至午夜十二点多,甚至在凌晨一点多还在安抚学生因发烧引发的心理恐慌。他还密切与当医生的弟弟沟通,随时以专业知识解决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疑问。在他的密切监控下,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未出现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或疑似疫情。

(身穿睡衣卧凳办公中的崔舒鹏老师)

面对当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峻的疫情状况,崔舒鹏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和校党委的决策部署,将排查新闻与传播学院1200多名学生的身体状况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疫情发生时,他正在农村老家,一时无法找到可用的电脑,为了抢抓时间,他用自己的手机开展各项摸排工作,连续几天忙到凌晨十二点多,甚至在凌晨一点多还在安抚学生因发烧引发的心理恐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崔舒鹏老师心中时刻装着学生的安危。屋漏偏逢连夜雨。2020年大年初一,他又遭受了堂哥突然离世的打击,甚为悲痛。作为家里年龄相对较长的兄弟,他一方面协助家里长辈做好各种丧葬工作,一方面忍住悲伤瞒着同事,克服农村条件不便利带来的办公困难,从邻居家借了一台旧电脑,第一时间投入到了疫情摸排工作中。为了做好工作,坚持手机不离身、不静音、不震动,时刻保证响铃的模式,保证第一时间接收到相关信息,避免出现任何信息的遗漏。坚持用手机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摸排工作。

救死扶伤永不止步,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崔舒鹏有一胞弟,是一名内科医生,作为一名白衣天使,他牢记使命彰显担当,过年期间一直身在一线工作,未曾回家过年,随时听候医院的调遣。弟弟的勇敢行为也激励着崔舒鹏老师,他密切与弟弟保持联系,随时以专业知识解决学生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问。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