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系 > 新闻详情
专业技能过硬!新闻与传播学院18位学子获浙江自然博物馆点赞
来源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发布时间:2019-09-12      

9月2日,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办公室收到了一封来自浙江自然博物馆的感谢信,信中表达了对学院18位同学的谢意,同时赞赏他们在编制《浙江自然博物院2018志愿者年刊》时的付出和专业。

“在年刊制作的数月过程中,贵院学生志愿者通过构思讨论、采访摄影、撰写文稿、编排设计、校对整理等工作,付出了辛劳和努力体现了贵院学子的专业技能与勤勉品质。”感谢信中,浙江自然博物馆对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们做出了高度评价,也肯定了学院对于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工作。

浙江自然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馆针对馆内的志愿者服务,每年编写一期浙江自然博物馆志愿者年刊,主要回顾博物馆内一年来的重大活动,以及对优秀志愿者的采访报道。其中,重大活动回顾的资料由博物馆提供,而志愿者采访报道则需要编写人员采访并拍摄照片、撰写内容。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学生参与编写浙江自然博物馆年刊志愿活动,已经连续三年。而年刊编写志愿者全部来自我院的情况,还是头一次。

(浙江自然博物馆志愿者年刊)

此次28人的志愿者团队,其中2人来自传播系,7人来自新闻系,9人来自编辑系。团队中有3名同学来自17级,另外15名同学均来自18级,对团队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志愿参与编写工作活动是他们的第一次社会实践。

来自18编辑出版学的胡天雨,是第一次担任主编。“其实我当初接下浙江自然博物馆年刊制作团队负责人这一职务,是抱着挑战自己的心态的,自己那时还只是一个入学刚刚两个多月的小萌新,专业技能掌握的少。很感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能够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锻炼自己。” 在工作中,胡天雨一次又一次的与博物馆方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有时可能一通话就是半个小时。在一次又一次的修订过程中,他学会了鼓励大家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胡天雨同学)

由于第一次担任主编工作,胡天雨对许多事情的具体操作都显得有些生疏。三位来自17数字出版班的学姐便主动帮他分担,担任责任编辑。手把手教他如何协调大家工作,分配任务。“她们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胡天雨说道。在采访时,三位学姐更多时候都在表扬18级的同学,很少谈及自己。

“作为年报的责任编辑,我其实也就做了些一开头带领小朋友们如何用ID排版、年报如何分板块,以及给小朋友们安排分组的的小工作。”17数字出版班的刘晓彤说。

17数字出版赵璐敏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虽然很多小朋友都是大一的,但还是能够积极学习一些相关的技能知识去服务自己志愿的热情。”

来自18传播班的孙嘉宁对第一次接到采访任务的场景记忆犹新。“作为一个重度晕车的人,和新华社,杭州日报的媒体工作人员一起坐在去往安吉的大巴上,在那一刻突然有了代表浙江传媒学院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孙嘉宁激动地说。接到去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安吉分馆志愿者年刊拍摄和采访的任务,她在“拿着单反冲上去拍照”的时候,真正感受到媒体人在现场的紧张。

(孙嘉宁同学)

“尽管在去往安吉的大巴上吐了很多次,但是到达安吉分馆的那一刻,我觉得所有艰难的旅程都是为了见到更广阔的世界。所有艰难,陌生和紧张,不过是为了遇见那个更加从容的自己。”对18传播班的江尘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采访博物馆优秀讲解员汤爽,“因为我是第一次采访别人,所以十分紧张”,但是随着采访进一步加深,她在采访对象亲切的回答中渐渐放松下来了,“听着汤爽学姐谈到她做讲解员的经历,我仿佛也能感同身受,我第一次体验到了采访的乐趣。”

(左为江尘同学,右为汤爽同学)

在临近2018年-2019下学期期末周时,年刊已经排好版,博物馆却通知换掉一部分内容,“我记得因为内容较少,博物馆决定今年把年刊换成年报时,大家失落的表情。”胡天雨说。凌晨12点,团队在微信上讨论该如何修改。经过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团队成员终于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年刊的工作。胡天雨表示,在年刊的制作过程中,他们不仅收获了专业技能、学会了如何与人进行有效沟通,还听闻了许多有关博物馆志愿者感人的事:如今已经读研的彭斯鸥,在初中时就坚持来博物馆做志愿活动;现如今82岁高龄的老人周参忻,九年如一日的在博物馆服务了3012个小时,直到他的身体不再允许......

“令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去周参忻爷爷家采访他的那一天,一群人安静地听爷爷讲述他的志愿时光。”18编辑出版学的刘若琰对记者说,“和眼里有光的人待在一起,总能感受到他们的给与世界的温柔和善意。”

(从左到右依次为周予凡、刘若琰、周参忻、徐欣悦、张旭艺)

18广播电视学的张蕴琳说:“不论年龄几何,无关资历背景,这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都用赤诚之心服务于科普场馆的第一线工作,我在他们眼中看到的是满满热血,闪闪发光的样子大概是对志愿精神的最高褒奖。”志愿讲解员陈甫老师从不满足于官方提供的讲解答案,“决不能回答我不知道”,陈甫老师对待志愿讲解工作力求严谨的精神深深烙刻在张蕴琳的心中。

(张韫琳同学)

“有人觉得我们很傻,没有丰厚的薪水,每天在寝室里工作的那些时间还不能加学分,我却觉得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锻炼,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去选择,我还是会接下这个任务。”胡天雨说道。

(同学们在博物馆)

用专业服务社会使得我们的志愿服务更有针对性。原青志部长17新闻学的袁晓艺对记者说,院青志与自然博物馆的合作形式是和我们的专业相关度很高的互赢的一种志愿活动,自然博物馆那边需要制作年刊的志愿者,新闻院的学生刚好有相关专业技能,能在志愿中能够提高自己。

袁晓艺表示,“我没有直接参与进来,更多的是与博物馆的老师沟通联系形式而已,但是可以感受到博物馆对我们的信任和对我们能力的肯定,而且也能够感受到我们学院的同学对志愿和对于专业的热情。”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