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数学院“西南渚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贯彻落实“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将历史文化村落视作宝贵财富,探访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古村落,实地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手段与开发措施。用影像、绘画等多种方式助力乡土文化、乡村文明的延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西南渚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由杜坦坦老师带领,四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三位动画专业学生,一位漫插专业学生组成,共赴新昌,展开为期6天的“静临烟渚,新昌街晚树影斜”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的前期准备阶段,队员们组织了多次线上会议,共同商讨了出行计划,设计了团队的队徽:

实践中,团队成员以挖掘村落文化发展资源、重构传统村落时代价值为主要探索方向,走进梅渚古村,在古街古巷古建中寻找梅渚过往,感受文化滋养。



民俗村作为社会文化的结晶,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颇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满足了人们在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与向往。团队成员走进被誉为“江南民族第一村”的外婆坑,探寻其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所沉淀出独有的民俗特色,文化内涵。



探访了外婆坑之后,团队成员有幸与新昌县镜岭镇外婆坑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林金仁面对面,进行了一次关于古村落开发与保护问题的专访,成员们与林金仁书记一起探讨了外婆坑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外婆坑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对今后古村落现代化发展的美好展望。林金仁书记详细的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阐述了对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热爱以及对于传统村落多方面保护的意识,启发拓宽了团队成员对于古村落开发与保护问题研究的思维。


优秀的文化承受的起时间的历练,承受的起时代的变更,不会因为外界的人为因素,环境因素而沉沦。此次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走进新昌,深入村落,观察、记录、体验当地民风民俗,在实践与交流中了解到新昌自开发旅游经济以来的发展变化,为调研成果提供了背景材料。
“西南渚烟”团队秉持着“生态兴县,旅游富民”的发展战略,对镜岭镇“璞舍”民宿老板进行了一次关于“振兴乡村旅游经济,保护古村文明”的深入专访,并拍摄制作了一部专题采访纪录片;探访梅渚古镇时拍摄了有关“剪纸艺术”,“泥人家”的文化纪录片,记录了老奶奶与剪纸结缘一生的故事以及泥人家老板与妻子文化寻根的故事;部分队员拍摄美丽的古村落风景作为素材,绘制明信片;团队每日的行程,都由专业成员拍摄vlog,捕捉了社会实践期间充实的生活;实践后期,团队将制作以“新昌古村落旅游经济开发”为主题的mg动画。“西南渚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探寻文化之旅,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更好的将自己的专业与发展相结合,共创谋篇布局、久久为功的大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