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著名指挥家陈正哲携鞑靼斯坦国家交响乐团成功演出“关峡作品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5-04-21 来源单位:音乐与舞蹈学院

近日,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首府喀山音乐厅,爱乐者四方辐辏,群贤云集。台上台下皆为老友——俄罗斯最优秀的乐团之一,鞑靼斯坦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陈正哲博士,携手该乐团为俄罗斯听众带来了风格迥异、灵魂共振的“中国交响乐”——中国著名作曲家关峡作品音乐会。

音乐会上半场甫一开始,嘹亮悠扬的小号即荡起天海相接处的涟漪,继而铜管部如巨舟撞角劈开风浪,辟出一幅灿烂辽远、天海开阔的胜景。管弦乐曲《星辰大海》就此拉开华美的图卷。

“仅以交响听觉的感受,犹如一头扎入宏大奇巧的电影。飞速舞蹈一样跳跃在连串的、快速的、目不暇接的神奇旅程之中。”有资深听众在欣赏后给予“令人惊喜”的评价。

“这场音乐会,我希望能让外国听众,感受到中国交响乐优秀作曲家、作品的魅力,更体会到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魅力。”本场音乐会指挥,国际著名指挥家,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专家、专家联谊会文化艺术专委会副主任,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音乐大赛指挥评委,鞑靼斯坦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浙江传媒学院音乐研究、原创及表演创新中心主任陈正哲教授表示:“多年来走遍世界各地演出,深感当代中国交响乐发展的独特风格与飞速提升的创作。优秀音乐作品都是通向人类星辰大海的桥梁,怎能不介绍给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呢。”

这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成功演出。精于古典音乐演奏的鞑靼斯坦国家交响乐团,在陈正哲教授妙手调整与引导下,在本场音乐会上,除了继续高水平发挥其闻名遐迩的精湛演奏技巧外,更精准地演绎出了来自中国的交响风格,深得作品精髓的个中三味。

(鞑靼斯坦国家交响乐团正在演奏)

据了解,本场音乐会正是著名中国作曲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前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国家级大型音乐项目音乐总监关峡先生的精选交响乐作品专场音乐会。作品时间系列,从创作于1999年的第二交响曲《希望》到近年来新创的管弦乐曲《苍穹大地》,跨度达26年,作曲家继承中国历代至今文学艺术家文以载道的精神,以音乐载道、为时代而交响,交响乐中国化与中国交响乐国际化理念、成果的充分展示。“此次音乐会不可多得,关峡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优秀作曲家,作品在俄罗斯、奥地利及美国等国家音乐界获得广泛赞誉。此次音乐会作品序列,纵贯了中国作曲家关峡先生创作力最为饱满的时间与代表作精品。”陈正哲博士如是说。

音乐会上半场主题,聚焦中国文化“天地人和”思想。首曲,描述远航天海的人类共同的理想振奋之乐《星辰大海》之后,陈正哲教授携乐团带领全场听众从天海畅想,降落在深沉无垠的苦难大地——这就是关峡第三交响曲《大地安魂曲》第一乐章《仰望星空》。本作为震动世界的中国汶川地震一周年而作,亦为中国的第一部安魂曲。乐团弦乐部丰富而幽微的情感表现力,将交响乐中最擅表达生命与死亡哲学的“安魂曲”艺术形式魅力展露无遗。

(演出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安魂曲”,与西方传统价值观不同,《大地安魂曲》追求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和解的价值关怀,呼唤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追索生生不息大爱的价值。

(陈正哲博士指挥)

上半场第三首为关峡近年来新作管弦乐曲《苍穹大地》,名为天和地,实为表现天地之间人的自觉自为精神,展示出人的雄浑力量。这种表达人类奋斗跋涉精神的音乐,充分激发、融合了俄罗斯优秀乐团深厚的弦乐实力积淀,大提琴音色深厚而倔强不屈,令听众印象深刻,感人至深。

关峡第一钢琴协奏曲《奠基者》为上半场音乐会画上休止符。这一曲目安排,显然经过深思熟虑。在历经天海的欢欣征程、大地上人与自然碰撞的苦难与向往、人类在历史上独立天地之间的雄姿之后,那么必将投射出那些英雄的身影。

该作品的标题开宗明义,人的史诗、英雄的巨像,在人类文明一路啼血荆棘、破土前行的道路上,每一步无不浸透了一代代“奠基者”群体前赴后继的汗与血、悲欢与抉择。作品以平视的姿态,深刻描摹了英雄理想之路上那些丰富情感与真善美交织的灵魂之光,自信,刚健,爱与奉献,揭示着人人皆可成为英雄的真理。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俄罗斯听众十分熟悉,曾数度于俄罗斯城市如圣彼得堡、沃罗涅什等地音乐厅上演,并由俄罗斯钢琴学派演奏家演出,具有广泛的知名度。

音乐会下半场是整场音乐会重头戏,亦是关峡被誉为“民族交响乐的开拓者”的杰出代表作——第二交响曲《希望》。本作原是作曲家1999年为中国教育“希望工程”10周年委约而作的作品,充分展示新浪漫主义风格在中国交响乐上的特色发展。“以中国音乐文化的基因,借鉴西方交响乐创作理念,创作中国交响作品”,是作曲家长久以来执着的艺术追求。

作品奏罢,观众纷纷起立鼓掌,作曲家关峡上台致意,掌声经久不息,回荡音乐厅。

(陈正哲指挥携手作曲家关峡共同谢幕)

针对作曲家这种风格独树一帜的交响表现力,陈正哲教授点出精神实质:“希望的根源,是勇气,是打破枷锁束缚,让精神自由腾飞的生命力。有这种举火在未知荒原上踏出新路的勇气,梦想才会化为现实。这是全人类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英雄精神。我们的乐团很好地把握住了作品的神髓,也许这是人类跨越语言、文化、习俗的情感共鸣。”

演出结束,听众长久不散。本次音乐会演出的作品,虽创作于中国作曲家,讲述的是中国的时代故事,但打动他国听众的,正是其中呈现出了足以引发人类共同情感的——真善美,勇气以及爱的精神共鸣。

音乐会安可曲部分再次掀起小高潮。著名中国作曲家、世界著名音乐出版社德国Schott签约作曲家、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张朝教授作品管弦乐曲《春之赋格》,交响曲《北国的雪》(与王玉珏共同创作),让此次音乐会听众充分感受到了当代中国交响乐作品的丰富性、多元性。作品带有鲜明的中国民族音乐基因色彩,《春之赋格》描摹了“春天千变万化之姿”,从中国古诗词中寻找到人与自然之间诗意通感、高深莫测、至玄至美的奥妙境界;而《北国的雪》,则将视角从南疆春意瞬间飞越六千里江山,达至东北冰雪之境,展现出北国冰封万里雪飘、琼枝冰花盛开竞放的浩瀚世界,展现人们破冰踏雪而行,坚毅豪迈迤逦人生的火热情怀。

陈正哲教授表示,对于身为常年在国际舞台从事指挥工作的他来说,尽管时常在各国音乐会上推荐演出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但能如此完整、丰富、深刻、成功地展现中国交响乐艺术、中国当代作曲家、经典作品形象的音乐会却不多。本场音乐会,值得铭记,因为这场音乐会展现出我们中国作曲家的音乐实力,不仅为中国的故事精彩发声,更勇于为人类共同的故事而奏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