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行政楼报告厅,李骏老师再登博士讲坛,给同学们带来了讲座《当代港式爱情电影的中国语境——从<甜蜜蜜>到<单身男女>》。讲座又一次验证了李骏老师的人气。不到晚上六点,行政楼报告厅里已是座无虚席。
开场前李骏老师播放了《单身男女》、《甜蜜蜜》、《玻璃之城》的影视片段,提前带大家走进香港多情的一面。之后,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展开。
李骏老师采用电影片段欣赏与解析穿插的方式,首先带来电影《单身男女》。面对这两位港人的北上试水作品,李骏老师揭开“现代爱情童话”的表象,对三位主人公的地域身份进行了文化的解读——两位港男“张申然”和“方启宏”实际上代表了香港的两种文化动向,一种是及时行乐,而一种是恪守心灵。而被追求的大陆女“程子欣”则是香港导演臆想中的“大陆”。“程子欣”的身上包含了香港人对大陆女性及其所接受的文化的全部想象。在有了以上文化层面的理解后,电影结局的意义也就深远了很多。
在谈到香港女导演张婉婷的两部代表作品《八两金》和《玻璃之城》时,李骏老师精妙地将两者概括为“两种乡愁”。《八两金》所代表的是华侨对大陆的思念,而《玻璃之城》则是华侨对香港的思念。当《八两金》中,齐豫的《船歌》悠扬响起的瞬间,所有的人,都有了归家的冲动。而到了《玻璃之城》,港生与韵文在香港的烟花下埋葬自己,唯美悲情的画面背后是导演对香港深沉不移的爱。
李骏老师当晚解读的最后一部华语爱情电影是由陈可辛导演的《甜蜜蜜》,并形容这是一部诗一样的电影。影片讲述男女主人公李翘与黎小军之间长达数十年的感情纠葛,一次又一次与缘分擦肩而过。而最后终于在邓丽君的歌声中相遇,银幕内外,无人不是泪眼朦胧。
当然李骏老师当晚的主题并不只是“爱情”。在李骏老师看来,这些电影里所有的爱情想象都是对他们所未知(大陆)的文化的想象。香港与大陆一江之隔,地域不是关键,政体不同才是隔膜的症结所在。以上几部香港爱情电影中的主角无一不是漂泊的角色。而他们的寻寻觅觅在更深一层的文化意义上正是对身份定位的渴求认同和回归母体的单纯愿景。正如李骏老师最后总结的那样,影片所有爱情表象的本质是对文化身份的想象,只是身在“浮城”香港的人们,有些迷茫于“归属”。
讲座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李骏老师妙语连珠,现场气氛始终热烈。第43期将邀请到许淑芳老师做客博士讲坛,敬请期待。(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