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声音学院作品交流」暨2023年全国高校声音专业教学交流活动成功举行。

“声音学院作品交流”致力于提高声音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实践,推动专业教学与行业发展接轨,促进高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专业交流与互动。作为全国性的评比活动,“声音学院作品交流”的评审结果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也成为检验声音专业学生实践创作水平和高校专业教学成果的重要依据。从近年来报送作品整体质量上可以看出,“以评促建”的方式切实带动了各个高校声音专业教学水平及实践能力的提升。本届“声音学院作品交流”共计收到来自全国25所高校的132部作品,经过影视类、音乐类评审组成员的专业评判,最终评选出最佳作品12部、优秀作品24部、入围作品37部,根据报送情况和作品质量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51位、优秀组织院校21所。

浙江传媒学院李文冰副院长开幕式致辞。李副院长介绍了浙江传媒学院的建校历史和学科建设特色以及录音专业的发展现状,表示期待此次活动能够促进各兄弟院校和行业同仁在专业领域碰撞出新的火花。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钱岳林先生致辞,提到学会作为促进和发展我国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视听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要始终坚定不移地遵循党中央的要求,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坚持行业共建、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团结行业力量,在广播、电影、电视、网络视听等领域发挥作用。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钱岳林先生致辞,提到学会作为促进和发展我国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视听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要始终坚定不移地遵循党中央的要求,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坚持行业共建、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团结行业力量,在广播、电影、电视、网络视听等领域发挥作用。

11月18日,李大康教授、王丹戎教授、马旭专家、赖志忠专家、冯汉英专家在行政楼报告厅开展了讲座。
李大康教授讲座主题为《环绕声与沉浸声音乐节目的录制实践与探讨》,他从立体声的音响概念谈起,强调了立体声的两个声道的“相关性”,随后介绍了环绕声的音响概念——环绕声一定要有“连续的、稳定的、统一的、融合的、自然的环境声场”,以此塑造包围的感觉;同时对现有环绕声制式拾音方式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王丹戎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电影《流浪地球2》声音创作观念与实践。他主要分享了《流浪地球2》电影声音制作过程及个人体会。围绕《流浪地球2》的声音设计,王丹戎老师概括了四个方面,随后对《流浪地球2》对白、动效、音效、环境、混录的具体制作方式以及素材的选择取舍进行了进一步的讲解。

马旭老师的讲座主题是《顺势而为——科学构建具有协同制作能力的三维声教学+实训体系》。他带来了三维声混录棚的教室系统的介绍,还分享了很多Realiser A16三维声耳机渲染系统体验者的体验感受,充分印证了其强大的沉浸感和“还原能力”。

赖志忠老师的讲座《沉浸式拾音技术及应用》首先讲到了不同通路拾音技术的发展历程,随后对沉浸式拾音话筒拾音位置进行了讲解。

冯汉英老师的讲座《沉浸声的回放与监听》主要围绕沉浸声环绕声的回放与监听经常遇到的十个问题,深入展开做出讲解。

讲座之后,2023年全国高校声音专业教学研讨会在浙江传媒学院行政楼509会议室召开,来自全国三十多所高校声音专业的教师代表以及本届“声音学院作品交流”评审专家及行业代表出席会议。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吴爱芳教授主持会议,对到会的各位老师、专家表示感谢,希望各位与会老师、专家能够在此次研讨会的平台交流录音专业教学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分享收获的经验。

18日晚,业界专家、老师在演播楼和实验楼工作坊进行了经验分享。
李岳松老师讲座主题为《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音乐的制作》,从录到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亚运会开幕式音乐的诞生。

曹勐老师和杨杰老师共同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音乐三维声的“录”与“制”》的分享。曹勐老师从录与制的划分来切入,引出对古典音乐等前期录音工作占比较大的作品的制作经验分享。杨杰老师主要分享了音乐后期制作的经验,包括电影配乐和流行音乐制作。

《流浪地球2》的声音制作兼混音师祝岩峰老师讲座主题是电影《流浪地球2》的声音制作。主要分享了他的个人经历、创作经验,之后完成了有关《流浪地球2》声音制作方面的来宾答疑。

11月19日,第八届“声音学院作品交流”的专家讲座活动在浙江传媒学院报告厅继续开展。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吴爱芳教授主持了19日的讲座并介绍各位主讲嘉宾。

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焦健波老师主要分享了三维菁彩声这一先进声音技术的发展背景,他详细讲解了三维菁彩声的标准制定、体系构成以及在各类大型活动中的应用。

刘丽老师的讲座《始于声音,立足全局——国际体育赛事公共信号制作面面观》首先解释了从不同的角度认知公共信号制作时,就岗位的职责和岗位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人与人不同的原因。随后对国际公共信号制作从竞赛场馆到国际广播中心的系统搭建和传输方式进行了讲解。

冀翔老师讲座主题为《基于对象的沉浸式扩声系统:从概念到落地》介绍了沉浸声的概念,展示了沉浸式扩声系统在不同场地下的工作方式和操作方法。

浙传电艺副院长吴爱芳主讲的讲座《声音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先后介绍了建校历史、专业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设备建设情况、近年教学和科研成果情况、学生作品获奖、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和升学率情况以及社会评价。

王钢老师带来了讲座《视听判断与声音制作工艺》,他首先提出要建立视听判断力,随后,老师对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特性和作用进行了详细解析。

陶经老师讲座主题为《坚守电影艺术的底层逻辑应接人工智能技术新时代》,他结合近期人工智能技术能力的相关报道,围绕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展开讨论。

11月19日下午,第八届“声音学院作品交流”颁布仪式暨闭幕式在浙江传媒学院报告厅举行,与会领导电视艺术学院宋佳书记、卢炜院长等以及业内专家向获得表彰的作品创作者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颁布仪式后,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录音系主任王建林副教授宣布第八届“声音学院作品交流”暨2023年全国高校声音专业教学交流活动圆满闭幕。浙江传媒学院感谢各位领导嘉宾、业内人士与高校师生的关注和参与,感谢业内伙伴企业提供支持与帮助,期待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