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探古江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卢睿蓉带领下,到达实践地——浙江衢州江山廿八都古镇,进行为期四天有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歌的保护情况及当地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现状的调研。
在这四天里,实践团队走访了廿八都古镇、廿八都镇政府综合办,以及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家中深入采访,并积极开展调查活动和一系列宣传活动,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现状并发现其借鉴意义,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的认识。

7月4日,队员们参观了古镇景区内的农博馆、武官衙门、文昌宫、秉书洋货店等地。通过走访住户、发放问卷、拍照摄像等方式,开展社会调查,现场采访当地居民对古镇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现状。
第二天,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实践团队一行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传承人金宗怀师傅的家中。金宗怀师傅是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廿八都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首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

金师傅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员们,不仅拿出自家晒的玉米粒与队员们分享,而且还详细地向队员们介绍了廿八都木偶戏的发展经历、自己的学艺之路以及木偶戏的发展现状以及价值。过后,金师傅还拿出自己写的歌曲和自己做的木偶戏道具,并邀请队员们前去观赏他第二天的木偶戏演出。
7月6日,队员们赶上了廿八都当地集市,体会了一把赶早集的乐趣。随后,实践团队采访了廿八都当地镇政府管理文化宣传工作的干事杨晨,并针对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廿八都古镇古建筑建设与保护,当地非遗保护与开发等问题交流了一些建议与看法,杨晨表示,队员们提出的意见与建议都很中肯,他们会考虑采纳。

为期四天的调研活动,不仅增强了团队成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保护的认知,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们与老师之间的友谊,提升了大家团结一致的默契程度,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的力量所在,增强了大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的本领。
文章作者:“探古江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整理/先锋通讯社桐乡记者 何依恬 图片作者:“探古江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