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要闻

浙传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传要闻 -> 正文

我校专家教授首次入选新一届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发布时间:2013-04-25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近日,国家教育部下发《关于成立2013-2017年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正式公布了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各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组成名单。我校共有6名教授被聘为教指委委员,党委副书记王文科教授被聘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院长项仲平教授被聘为“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丁海祥教授被聘为“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胡晓阳教授被聘为“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潘瑞芳教授被聘为“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王保华教授被聘为“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这是我校首次有专家被聘为国家教指委委员。

  教学指导委员会是由国家教育部聘请并领导的专家组织,具有非常设学术机构的性质,接受教育部的委托,主要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开展本科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等工作向教育部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制订专业规范或教学质量标准;承担有关本科教学评估以及本科专业设置的咨询工作;组织教师培训、学术研讨和信息交流等工作等。本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是在全国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中央所属高校、行业部门(协会)和上届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基础上,经国家教育部遴选并广泛征求意见选聘的,各委员都是在全国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与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本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将由教育部颁发聘书聘任,任期自2013年4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

  我校6位教授入选国家教指委,表明我校本科教学、办学水平、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彰显了特色并形成了一定优势,必将对我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我校自2004年升本以来,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两次党代会与学校“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把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本科教育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提出全面实施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2010年,教学工作会议更明确提出要始终坚持育人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通过出台教学工作“六大重点工程”坚持把教学质量视作学校的生命线。

  2011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合格评估后,学校发展进入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学校以评估整改工作为抓手,以专业结构优化工程为核心,立足现实着眼发展,形成学科梳理、专业认证、专业调整、特色建设等多元轮动的专业优化实施方案。通过新专业建设、传统专业论证、重点(特色)专业培育等项目的建设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拓展和完善学科专业布局。2012年,学校召开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在分析我校现有专业、对比其他院校相关专业、调研行业需求的基础上,学校形成了“做强广播影视专业、做大文化创意专业、做精传统长线专业”的专业发展基本策略。

  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开局两年的持续努力,学校优势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戏剧与影视艺术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交互媒体技术”等四个学科立项为省重点学科。同时,我校的专业发展成绩得到了第三方权威机构的认定,根据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数据,我校的四星级专业从2011年的3个上升为7个,分别为摄影、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音乐表演、动画、网络工程;同时戏剧戏曲影视艺术专业大类首次进入五星行列,新闻传播专业大类进入四星。而我校相关学科专业教授能够聘为教指委委员,正是与学校学科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学术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互为因果。

  我们相信,在国家教育部新一届教指委的指导下,我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工作将不断深入,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将不断稳步提升,我校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必定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教务处)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