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服务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能力,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热心公益、共圆梦想的理念,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力,2014年7月4日至7月9日间,浙江传媒学院 “照”顾在心间暑期社会实践队伍,赴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泳溪乡开展公益扶贫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队伍由该校设计艺术学院师生37人组成,实践内容主要是为该乡22个行政村和84个自然村60岁以上老人拍摄照片,包括证件照、生活照等;除此之外,还要进行新农村建设和五水共治的项目调研以及山村留守老人精神状态的调查等。实践的任务满难度大,更额外增加微电影的拍摄工作,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帮我看看头发乱不乱”“衣领子整好了么”“我照的好看不”......一个又一个一辈子没有拍过照片的发苍齿摇、步履蹒跚的山居老人面对着现代化的照相设备,紧张而又兴奋的说道。6天时间内,1000多张表情留在了大学生咔咔的快门声中,几乎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学生们用镜头永留笑容,用笔尖记录每一个表情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山村留守老人的内心世界。有悲伤、有感动、有欢乐,一如人生百味。
飞蛾的各种拍打声、撞击声,睁眼闭眼都是蚊子飞虫。床板布满绿色的霉斑,呛辣的霉毒充斥着鼻孔。只有自带的旧床单,没有洗澡间,要排队去老乡家洗澡,男生会一路看护女生,每个人洗一次给村民3块钱;没有固定饭点,走到哪里吃到哪里,都会给管饭的村民100块钱。说是艰苦——却让人更容易认识自己,更应该保持乐观的心。
实践的任务是繁重而紧张的,为确保梦圆每位老人。每天晚上,所有的学生都会聚集在乡政府的办公室里汇报总结当天实践情况,编辑照片,剪辑视频,讨论遇到的问题,整理实践日志,发微博,安排第二天的工作等。大家在一起,所有的力量都拧成一股绳,没有先行离开的。在深夜赶进度的一位女同学这样说道,“与其说我们去帮助老人,不如说是老人教育了我们。在这里,我体会到了大家一起互帮互助团结进步的快乐感与成就感。”
在零星散落于大山间的小村庄中穿梭,在各种陡峭山路上盘旋,惊险刺激。哭泣的盲人爷爷,内心纠结的残疾奶奶,为自己留遗像的奶奶等等。这些在拍摄过程中的感人场面有很多,学生们每天都会收获这些感动,细细储藏好。会十八般武艺轮番上场,只为逗得老人的开怀一笑。这些朴实的村民们会一直夸赞学生们的认真与善良。一位满头白发的爷爷便这样说道“小伙子,小姑娘。你们怎么这么好啊!这辈子,我就没有拍过照片。你们来免费拍,真好啊!你们生活在新时代,用的都是我这辈子没听过更没见过的东西,你们真的幸福的很!”没有华丽的辞藻,单调朴实的话语,虽然生涩难懂,却传递着满满感激之情。
学生们相信,往后的生活哪怕经历困苦无助,只要拿起照片,品尝感动,就增添无数的勇气和力量。每一个山村老人都有属于他们未尽的梦想;而学生们的梦想就是用镜头与笔尖记录别样的人生状态,帮助他们留住时光,梦圆最美夕阳红,无论何时回首,老人和大山永远在那里,经历平湖烟雨,岁月山河,生动而干净。

网址链接: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science/2014-07/12/c_1111583089.htm
编辑者:黄田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