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要闻

浙传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传要闻 -> 正文

【暑期特稿·社会实践】暑期实践深入生活,真诚聆听民工心声

发布时间:2014-07-19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暑假生活的来临,同时也是我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始。7月初,“新生代农民工手机使用与社会融合”调研小组展开了自己的实践调研活动。小组组员们抵达上海、杭州、无锡等多个地区,与从事各个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面对面,通过问卷调查与采访访谈的形式,真诚聆听农民工心声,深入了解社会现状。小组成员们在收获了真实准确的调查数据的同时,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该课题的调研必要性,提升了自身实践调研能力,加强了关注社会的意识。

 

“一对一”问卷发放,零距离访谈

  7月初,“新生代农民工手机使用与社会融合”调研小组抵达上海、无锡、杭州等多个城市。他们走访了许多工厂、建筑工地、个体户等众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地点,走进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采取“一对一”发放问卷的形式,将每一份问卷发放到外来务工人员手中,与他们耐心沟通,指导他们填写,确保每一份问卷的有效性和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在问卷调查之外,调研小组还采取了访谈调研的方法,与60余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外来务工者进行面对面地深入交流。这些外来务工者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有的离家数载,有的初出茅庐,有的生活小康,有的事业困顿……调研小组以严谨的学术精神和真诚的沟通态度,认真聆听每一位农民工的倾诉,切实了解在手机网络普及的推动下各领域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现状。社会实践活动虽然辛苦繁琐,但调研小组成员一丝不苟的调研态度还是让他们收获了许多。

 

用心诚挚沟通,文明和谐调研

  在长达小半月的多地区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中,“新生代农民工手机使用与社会融合”调研小组的实践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群众尤其是农民工群体对调研小组活动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则源于调研小组自身的实践能力与组员的和谐调研精神。

  调研小组指导老师宋红岩在接受采访时说:“该小组成员共有15人,前期明确分工,每个人都有专属的工作,合理安排进度,这样就保证了我们按时完成任务,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纰漏,使获得了准确的数据。”

  在调研现场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调研小组成员抬来一箱箱饮料,将解暑的饮品发放到辛苦工作的农民工手中。调研小组在整个沟通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亲切的微笑,与调研对象友好交流,真诚沟通。调研活动在和谐文明的气氛下顺利地进行直至结束。

 

前期准备科学充分,后期工作仍旧繁重

  在调研小组出发前,成员们紧张而有序的前期准备工作就持续了一个月之久。从收集资料、研讨课题,到编制、修改调查问卷,调研小组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

  在确定调查层次与问卷问题时,小组采用了“头脑风暴”的讨论形式。每个成员结合当前农民工手机使用情况和社会融合现状,以及此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合理观点,最后由指导老师提出看法,商议定夺。调查问卷也是以全面、客观为原则,由全体小组成员合力编制。宋红岩老师表示,集体合作的方式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是调研活动成功的基础,前期工作的认真努力证实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个道理。

  此外,调研小组还采取了实地调研与网络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更大程度上拓宽了调研样本的多样性,增强了调研结论的全面性。小组运用问卷调查网站问卷星实现网络调研活动的推广。现在,实地调研工作已接近尾声,小组成员接下来要将所有收回的问卷录入网络,编辑成电子版,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得出准确结论。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