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要闻

浙传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传要闻 -> 正文

【暑假特稿·社会实践】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5-08-06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徽派建筑是汉族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流行于徽州(今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及严州、金华、衢州等浙西地区。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徽派建筑最初源于东阳,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历史上徽商在扬州、苏州等地经营,徽派建筑对当地建筑风格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7月13日,浙江传媒学院社科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建筑暑期实践团队”在彭毅力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本次暑期实践的首站——宏村。 安徽省黟县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徽派建筑村落的代表之一。
  来到宏村,已临近傍晚,所以我们打算先去宏村景区熟悉环境,以便于后期记录片的拍摄和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宏村的夜色是相当美丽的,尤其是月沼。

   7月14日凌晨四点,我们便早早起来进入宏村踩点,由于分工明确,负责视频拍摄的同学已经架好三脚架开始了拍摄的工作。负责图片拍摄的队员也进入景区内部。同时也对汪氏宗祠承志堂等景点进行了初步的拍摄。由于天气炎热,我们的拍摄遭到的极大的挑战,于是决定中午休息。

   下午三点钟,大家便在南湖集合起来,开始对建筑内部细节的拍摄。

   徽派古民居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雅,尤其是装饰在门罩、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砖、木、石雕,工艺精湛,形式多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

   傍晚时分,徽派建筑暑期实践团队记者组采访了一些当地的手工艺人。至此,全天行程结束。
   7月15日,我们来到了有着八卦村之称的呈坎。呈坎古名龙溪,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隐、文昌罗氏二兄弟举家迁此“择地筑是而居”易名呈坎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呈坎罗东舒祠融“古、雅、美、大”于一体,共四进四院,后寝宝纶阁高达13.6米,面阔11开间。
   在这里我们采访到了呈坎的开发商方顺来董事长。也谈及到了他对于徽派建筑的认识和开发保护理念,对于我们本次暑期实践获益匪浅。

   7月16日,全体成员出发赶往黄山屯溪采访徽州古建专家姚顺涞,3个多小时的采访使我们认识到徽派建筑所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是我们很难通过这几天的暑期实践就能认识清的,这里有着太多需要研究的东西。当然,谈及到文化,姚总也是有一番独到的见解的。他说:徽州文化其实就是一个徽州商人体系的文化,徽商的经济脉络影响着整个徽州文化的发展与兴衰。 徽州印象,徽商印象可以用如下20个字总结:艰苦创业,荣归故里,大兴土木,美好家园,安度晚年。所有在这里生活的人都附着于这一文化脉络而衍生各种民俗风情。徽商落叶归根有如下几个因素:
1、徽州大好山水造就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之优美。(自然环境)
2、徽商经济发展建造了大量的所谓“豪宅”。(居住环境)
3、徽州历史上新安医学的发达,历代御医不断,人年纪大了总有这样那样的身体毛病出现,在这里可以得到调理与医治。(医疗环境)
4、徽州一直以来山多地少,人口少,一般徽州村村有私塾书院,人们生活到年纪大了一般退养后通常喜欢带着下一代孙子孙女上学读书,享受晚年的天伦之乐。(教育环境)
5、食物都是自给自足,山货,蔬菜,粮食基本靠自己生产,污染少,所有食物基本都是绿色有机食品。(食品安全环境)
6、徽州人文风昌盛,自古各类文化名家辈出,文化互相交流学习多见,文社等老年人的修身养性场所也居于名村望族中。(文化环境)
7、徽州的丧葬习俗,有说生在扬州,玩在苏州,吃在福州,葬在徽州,徽州风水好,代代出文人高官。(风水环境)。

   因此以上种种原因更促进了儒家思想的落叶寻根与落叶归根的文化习俗发展。
   当然,这几天的行程中,我也走访了这些村子外围的的居民。通过他们也了解到了其它村庄的情况。虽然成群连片的徽派古建筑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一些偏僻的徽派古村落和单体古建筑受资金等因素制约,保护状况堪忧,生活于其中的群众无力修缮,在徽派古建筑作为收藏品日渐升温的背景下,古民居被偷盗、拆解被贩卖到各地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们呼吁应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保护,力争把单体古建筑留在当地实施保护,避免被拆走的命运。

   本次暑期实践除了可以让同学们利用社会这个大平台去锻炼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之外,同时也使同学们学习了古建筑的艺术以及对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相信在未来的的道路上,大家都能够保护好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政府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保护体系以及真正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政府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