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要闻

浙传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传要闻 -> 正文

一条爱心微信助她与病魔赛跑

发布时间:2015-12-03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11月25日上午,浙江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工办的周灵敏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桌前,而是要带着一份来自社会各界的满满的“爱心”——60余万元善款,动身前往南京看望她得了重病的学生马玉婧。

       马玉婧的不幸发生在4个月前。8月6日,这个面容秀丽、乐观开朗的姑娘在她20岁的生日宴会上突然晕倒,心跳呼吸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仍几乎变成“植物人”。经过3个多月的全力救治,奇迹发生了。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她不仅醒了过来,开始有了基本意识,萎缩的四肢也在不断康复中。她的家人惊喜地看到了希望,却又被沉重的康复治疗费用打倒。现在有了这60余万的救命钱,马玉婧就能抓住康复治疗的黄金时间,与那个叫“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可怕病魔赛跑!

       这份不幸中的大幸,源于一条爱心微信的力量。11月19日,浙江传媒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爱心传递:别让这个20岁的生命凋零》的报道,向全校师生发起了捐款倡议。这篇微信写道,马玉婧曾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从小饱受磨难,但却一直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她曾对班主任周灵敏说:“老师,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你的骄傲!”然而,她却再次遭遇不幸。希望全校师生能伸出友爱之手,拯救她年轻的生命。

       马上,此文在浙传师生的朋友圈里转开了,当晚阅读量就达到28000多次。“快来帮助这个小学妹!”“加油,祈福!”“希望能帮助到你,祝早日康复!”这些都是微信评论里说的最多的话。倡议书里留的捐款账户是马玉婧的班主任周灵敏和班长杨小玉的支付宝,一晚上,她们的账户收到转账的提醒几乎没有停止过,少则几元,多则几千元,爱心正像涓涓细流一样汇成大海。

       第二天,这条爱心微信的影响力还在扩大,阅读量增到了90000多次,并且引起了社会媒体的热切关注。浙江在线、杭州网、凤凰网、腾讯网、《都市快报》等媒体纷纷转引这条微信的内容。这些社会媒体的报道迅速把马玉婧的遭遇推上了社会新闻的热搜榜,触动了广大社会爱心人士的心灵,各方善款源源不断地打入捐款账号。

       周灵敏和杨小玉都没有想到,她们的支付宝里会打进来这么多钱!周灵敏说:“截至今天傍晚17点,我们俩的捐款账户加起来已有善款36万多元,而且数目还在不断增长中。还有些认识的朋友直接把钱打到了我的微信钱包里。”

       11月24日,到了倡议书中写明的捐款截止日期,周灵敏和她的同事们熬夜清点了支付宝和微信钱包中收到的所有善款,560137.17元!有5900多人通过网络参与了捐款!他们打印了所有爱心人士的名单,足足有120多页。加上校内现场募集到的现金,善款总数超过了60万元。校党委书记彭少健也特地前往捐款,并录下祝福视频,鼓励马玉婧早日战胜病魔。

       这个数字大大超越了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袁蕾的预期,她说:“新媒体的力量很强大,我们之所以制作这条爱心微信,就是希望能借助学校官微的影响力帮助我们的学生渡过难关。”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爱与善心的结晶,浙江传媒学院官微记者陪同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施益华和班主任周灵敏一起来到了南京,亲眼见证了这份爱的传达,并再次采写了一篇报道,将马玉婧家人的感谢之情通过官方微信的发布转达给了所有关心过此事的人。

       马玉婧妈妈数度哽咽,她说:“从来没有想到能收获这么多爱心人士的捐款!现在有很多好心人打电话来鼓励我,还有一些社会基金来联系我帮我筹款,所有这些让我相信世上有奇迹,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学校!”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