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要闻

浙传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传要闻 -> 正文

博士讲坛第18期开讲 袁立本博士厘析经典何以成为经

发布时间:2009-10-30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10月26日晚,袁立本博士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主讲第18期博士讲坛——《To be or not to be?——经典何以成为经典》。上一期吴爱芳博士的讲座可谓“声动”,本期袁立本博士的讲座可谓“经典”。袁博士在讲座中旁征博引,用各种例子来解析《哈姆雷特》之所以为经典的缘由,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戏剧经典的要素。

  袁博士首先解析了哈姆雷特的3重“抉择”何以成为经典:是生存还是毁灭;是逆来顺受还是奋起反抗命运;是做上帝的顺民还是做文艺复兴时期大写的人?这三重抉择层层递进,使哈姆雷特的抉择已超出简单的复仇范畴,这是他冲破自我束缚、社会环境束缚的抉择,是灵与肉的抉择。袁博士进而指出,《哈姆雷特》成为经典的另一要素是莎翁为主人公哈姆雷特设了很多“参照者”。在剧中同是背负着丧父命运的雷欧提斯、小福丁布拉斯和奥菲利亚三人成了哈姆雷特的参照。他们三个站在相似的十字路口,却或因为脆弱,或因为鲁莽而走上与哈姆雷特截然不同的命途。他们替哈姆雷特验证了其他的抉择的不可行。袁博士以哈姆雷特为引子,总结了戏剧经典的两大要素:抉择必须是在命定无法逆转的两难境地之中做出,同时人物的牺牲达到最大化;人物的斗争并不只停留在浅层的人与人之间,必定要包含人物的内心斗争。
  据同学们反映,不是袁博士的“站着讲座”的方式,而是袁博士旁征博引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在解析“To be or not to be”的三层意义时,袁博士选取了《圣经》中约伯的故事为例,来说明对命运的“逆来顺受”:选择了默然忍受命运暴虐毒箭的约伯,他的结局看似美满,其实包含辛酸的眼泪。一位同学感慨:“戏剧经典的标准,全世界也有共鸣吧。”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气氛非常热烈,问题从讲座内容到今后的学业指导包罗万象,袁博士一一悉心解答。
  感谢袁立本博士为我们带来了本次经典的讲座,下一期的博士讲坛将为大家请到杨明博士给大家带来《台湾当代文学的怀乡书写》,敬请期待。 (人事处、教务处、团委、图书馆等)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