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着以检促建,注重过程管理的精神,我校分三批对2007年、2008年立项的省校两级47项教改项目分别进行了进展自查、中期检查、结项验收工作,其中2008年立项的第五批2项省新世纪教改项目经学校进展自查均为“优秀”;2007年立项的第四批21项校级教改项目经结项验收为6项“优秀”,7项“良好”,8项“合格”;2008年立项的第五批24项校级教改项目,经中期检查为6项“优秀”,8项“良好”,9项“合格”(另1项省级同批项目校级不再重复检查)。三批教改项目的中期检查与结项验收会议均由王渊明副院长主持,检查组评委由彭少健校长、王渊明副校长、沈兵虎副校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及督导组组长等组成,会议在项目组第一、二名成员回避担任评委的前提下,采取项目负责人集中课件汇报答辩、评委分组对口检查、诊断性评议交流、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
经检查与验收,多数项目能认真按改革预期目标与实施方案如期完成阶段性改革研究任务或结项验收工作,在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研制开发网络平台与信息系统、联手行业服务社会与文化产业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应用性成果。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一线教师负责的教改项目或部分非重点、非资助的教改项目,能脚踏实地致力于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以小见大、小中求实,真正做到取之于教学,用之于学生,得到了与会评委的充分肯定。但检查中也发现部分项目组在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具体体现在:一是部分项目改革理念不明、改革思路不清、改革内涵离题、改革方法举措不力不新、预期成果与应用效果心中无数;二是部分项目虽按改革方案与步骤实施且有实质性改革内涵与成果,但不善归类提炼、不善汇报表述、不善格式规范、材料或课件缺乏内在的主线与逻辑,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检查和结项结果;三是部分项目组虽具实力,但存在“重立项、轻建设、疏管理”的临时抱佛脚现象,缺乏团队协作精神,改革成效欠明显。正如校教改检查组组长彭少健、王渊明副所强调:各项目组及所在学院应针对项目前阶段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确立改革新理念、理清改革总思路、明确改什么与怎么改,重点抓好下阶段改革方案的修改与充实、实施与管理、创新与应用、拓展与深化,将教学改革改到实处、真处与深处。会上,彭少建还指出,根据点面结合的原则,今后教改要集中力量抓几个特色重点项目,在组织领导、政策措施、经费投入、人员组合、应用推广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以期取得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创新性、实质性、标志性成果。
根据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将对中期检查与结项验收为优秀的校省两级教改项目酌情予以奖励,教务处将结合检查情况与部分项目组在会后予以必要的沟通、反馈与交流,以真正达到以检促改、以检促建的目的。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