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要闻

浙传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传要闻 -> 正文

【寒假特稿?七嘴八舌聊春晚】传媒人眼中的春晚

发布时间:2015-02-27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羊年春晚已过,图得一心喜乐,赞誉不绝者有之,痛批哀怨者亦有之。春晚这个词,自其诞生之日起这四十年之间,作为家家户户年夜饭中的一道必备“大餐”,总是争议与赞誉不绝于耳的。然而哈文春晚三部曲的第三季又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呢?在传媒人眼中又是如何的呢?
                                   前期造势篇
传媒评论员  陈佳丽:
       近几年的春晚愈发注重前期宣传造势,尤其今年的羊年春晚。从开始前一个月便进入宣传期,不断发酵着。通过微博微信各类新媒体形式,让广大群众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春晚中,使其更加平民化。显然这种大力度赚足了眼球,从最开始的“不用有污点的演员”到之后打出的“小鲜肉”“四大美女”的噱头,更是将众人对春晚的期待值提升到一个高度。然而,羊年春晚的收视率并不是很理想,甚至比去年还要低。所谓期待越高,失望的可能性也相应地增加。除了节目形式变化不大,也不排除临时将“小鲜肉”“四大美女”撤下来造成很多年轻人的不满。物质文明的发展,推动群众对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这样一来,春晚似乎越来越无法满足群众的口味和要求。这便驱使着春晚的制作要不断创新,符合时代潮流的同时,也要保留传统文化的韵味。在反映时代变迁方面,羊年春晚算是有重点地去体现了。反腐倡廉,针砭时弊是今年语言类节目的主题和方向,在群众中也引起不小的热议。
       无论好坏,春晚在中国人心中早已有不一般的地位。对它有期待,有不满,有寄托,有各种复杂点的感情。我想,在听到冯巩对着全国观众喊道“想死你们啦!”的那一刻,我们是由衷感到新的一年到来的感动和希冀。
                                   内容篇
       如果把春晚当做年夜饭中的一道大菜的话,要想好评无数不是非要一位口碑极好的厨师不可,只要能烹饪出珍馐的掌勺者即可。在本身就拥有全球范围的收视量的前提下,节目内容和质量便是关键之所在了。今年的春晚节目仍和以往一样分为了歌舞类、语言类和魔术类。大家都知道歌舞也好,语言也罢,年年不重样,载载有创新,已经成为了观众与导演的共识。
传媒评论员孙玉婷:
       2015羊年春晚的歌舞类节目别有新意:明星家庭闪亮登场、流行唱法与民族、古典唱法反串融合、大牌、新秀歌手各自占有舞台。
       陶喆与张也、羽泉与于魁智这两对歌手的精彩表演都格外让人惊艳。陶喆用他独有的慢摇R&B风格,演绎出了家喻户晓的民歌《万事如意》,并且加入说唱的流行元素,让人耳目一新,而张也以甜美的古典嗓音,演唱了陶喆的《小镇姑娘》,完成了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在舞台上的一次完美结合显示了中国音乐界新、老唱法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融合的趋势,使得观众朋友们可以跨越年龄的差距、审美的不同,共同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妙。更值得一提的是筷子兄弟和凤凰传奇将年度神曲《小苹果》和《最炫民族风》合二为一为《最炫小苹果》更是让大家眼前一亮。
传媒评论员 储心培:
       今年春晚的歌曲节目结合了传统与科技,如锦绣和丝路,这一视觉亮点还是十分值得肯定的。身着蜀绣旗袍的绝色,轻轻转身,恍惚间才察觉是3D旗袍秀,舞台起伏间,帅气十足的李宇春春上台,清澈的嗓音,古风十足的曲调,唯美中彰显独一无二的中国风。夺人眼球的《蜀绣》和科技的融合是功不可没。李宇春在舞台上一举一动与她身后的和歌词遥相呼应的3D效果融为一体。轻轻摆动的柳枝,绚烂绽放的牡丹,涅槃飞翔的凤凰,青翠欲滴的竹林,光怪陆离间仿佛觉得在欣赏3D的MV,尤其是中间出现多个李宇春帅气地跳舞,仿佛魔术般新奇而又独特地显示着蜀绣的魅力。这种古风与现代的融合为这首歌曲增色不少。
传媒评论员 陆思伟:
       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除去音乐小品外破天荒的达到九个之多,而难能可贵的是每个节目内容都有对过去一年三棱镜般的折射。完美的时事结合让我们能在以后看到这些节目时反应过来,这确是2014年末的春晚。
首先带来欢乐的就是喜乐街。剧中女神与女汉子的对比,给贾玲又胖又穷的形象设定再到缺对象、难持家的形容语句都让人觉得编剧一定写过段子。当然段子内容不止于此《于三快》内小何的吵架《一定找到你中》无时不来的快递员,这些时不时射出的冷飕飕的小段子总让人那么熟悉又能笑出声来。央视似乎想以此俘获年轻人的心。毕竟拿此压场稳住与春晚越来越疏离的年轻人的收视也是不错的选择。
       《车站奇遇》路遇“黑车”,遇上个善良车主的剧情算是央视在为来年少一点去年这样的黑车事故祈福了。当中的自拍元素让人们见识到了自拍在生活中的强大融入力以及自拍族们所能拥有的乐观智慧。而对二老不断给予帮助的民警则与《于三快》相呼应,勾勒了当下人们所企盼的警民和谐画面。二老的空巢老人身份也在呼吁人们多与自己的父母相联系。这也许算是段子与春晚的区别了。段子冷嗖嗖的划你一刀使你认清现实哭笑不得的面对生活。而春晚更侧重于让你换一种心态去面对年后将如期而至的生活难题。
       重口味的三个反腐节目从圈子建立,投其所好获官运到最后被发现了称“这不是我的”展现了一个典型贪官的典型经历。而要举出具体的例子来则不一而足。《我受不了》则诟病了当下惨遭评判的国人素质,也寄寓展现了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的恶劣影响。“我靠这个赚了一百多”显然折射了去年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月薪惊人的真假乞丐事件。
       至于两个剧情建立在误会上的小品《一定找到你》与《小棉袄》,一个用误会越狱轻微地涉及了媒体爆出的常人不敢想象的部分监狱管理混状,另一个“湖福”难分的语音笑话早在去年年初的爱情公寓里就成为笑果了,将其融入春晚也算是有让我们从年初乐到年末,去年乐到今年的寓意。当中冯巩的“切羊肉”应该是所有语言类节目中唯一与“羊”年相切合的内容了。
       这几个节目虽然春晚过后便有结尾创意不足的板砖拍来,但过年之际总得是开心团圆的。而《投其所好》又跟乒乓国手摊上了事,部分节目又被指折射力度不够,但毕竟是春晚的新尝试也算是登高前的自卑了,也毕竟通过这几个语言类节目让我们都记住了去年是怎样的一年,度过了怎样的一个马年,一个甲午年。所以还是为顶着前年收视惨状的压力用心给我们做好这场视听盛宴的央视春晚点一个赞吧。
传媒评论员 胡柯:
       当人们对语言类节目那些老面孔熟络的时候,当人们在歌舞节目间不看电视开始谈天的时候,人们对魔术的期待缺从没减少。比起预期或是往年的作品来说吧,今年春晚的魔术表演的应该只能算平平淡淡。作为外行人解密也解密不来,吐槽也吐槽不出什么,只是作为一个观众说一说为什么魔术这个舶来品可以立足于中国人的春晚。除了傅琰东是国内的传统魔术世家子弟,其他的非大陆魔术师在春晚的舞台上都有一些混搭的感觉。其实说魔术是舶来品也有问题,中国也有变戏法的传统,但是他们都是在台上的戏子,不是观众眼前的佳人,而春晚的魔术尤其是刘谦带来的近景魔术无疑是突破,极致的互动性加上魔术师特有的魅力,瞥开了束缚,让观众为之欣然,近景魔术之后的舞台魔术能留到演播当天必然是精心准备的。为了探究真实的神奇,我把近几年的魔术都重看了一遍,最让我喜欢的算是丁建中的前半部分,除了林志玲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没第一时间想到他要干什么,大部分观众也会因为这个而忘掉这是春晚而沉醉其中,哪怕只有一秒也就达到了导演想要的那一点。魔术类节目应当是春晚进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前两年所带动的魔术热虽然没有延续但也渐渐变成一种嗜好保存在我们的骨血里。什么相声没说错过词,什么杂技没砸过碗,都要把魔术保存在骨血了,就要原谅有的没的的失误和无趣,博君一乐当作谈资何罪之有。
                                舞美篇
传媒评论员 潘昱颖:
       今年的春晚首先以节俭为基础,在灯光舞美方面更是如此。10月26日的“央视羊年春晚”座谈会首度发声,只透露了一条实质性内容——节俭办春晚。也能理解,习大大上台后,反腐倡廉进行得如火如荼,官员福利奖金被切,各部门活动经费被砍,春晚又如何敢“顶风作案”?当然,这并不是央视首次就春晚提出节俭概念。去年的“冯氏”春晚,冯小刚提出将对春晚舞台进行全面创新,摒弃高科技与高大上路线改走亲民路线——冯小刚之前的两届哈氏春晚,哈文已经将舞美运用到了极致。13年蛇年春晚的舞台延续了2012年的华丽绚烂风——甚至拆除部分观众席以延伸舞台,当时整个舞台从上至下共使用了304块LED屏。在整台晚会的开始,现场通过LED屏的排列组合升起“天梯”,六位春晚主持人从舞台顶部的天花板打开,从“天梯”上走下来与观众见面;在席琳凯翁演唱《我心永恒》时候,LED屏幕组成升降水幕,帘幕低垂,映衬着歌曲,画面感十足。但因为LED造价昂贵,安装、调试费用都很高,再加上春晚舞美作为一个整体,各个区域的LED屏也会对视频的制作提出严苛要求,因而LED往往是春晚舞美开支的大头(蛇年春晚仅舞台造价就超过了3亿)。所以马年春晚应对广电总局的节俭要求摒弃了LED舞台,舞美基本上也只剩下了大红灯笼。面对如此节俭的前任,羊年春晚还能不能省?还能怎么省?
       今年的春晚并未在一号演播大厅进行大幅度改造,LED屏也是租用了一号厅既有设备,相比于蛇年春晚的舞美用力过猛(例如孙俪和李健演唱的《风吹麦浪》,那英演唱的《春暖花开》,颇有喧宾夺主之势),今年的春晚舞美有所“瘦身”,其效果返璞归真并且有主有次。作为本届春晚技术含量最高的节目——为了更好地体现蜀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宇春的《蜀绣》应用了全息投影技术,幻象与表演者互动呈现节目,变幻绮丽。因此《蜀绣》也成了今年春晚的大亮点。
哈文对于春晚舞美的独到运用使得她不得不另辟蹊径在服装道具人工等方面节俭成本。因为春晚至今已有三十余载,服装道具必定有大量库存。再者,春晚节目编排的规律性——例如各民族歌舞大联欢以及京剧等有规定的节目——使得今年的服装道具采用往届循环再利用的方式。在人工方面,羊年春晚并没有将外聘继续下去,当然这也是因为本届春晚剧组的成立比去年晚了三个月,选取春晚老人、央视内部人员可以节约沟通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
                              形式创新篇
传媒评论员 池佳璇:
       自1983年以来,“春晚”逐渐成为中国年不可缺少的热词之一。从最初的“一人九曲”,到如今全民参与的盛筵,春晚可谓是被注入了几代人的心血,似藤蔓般一直招展着新兴文化,沿袭着悠久传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互联网思维的兴起,一个“大数据在线模式”的时代应运而生。在如此智能生活的web3.0时代,春晚,这场受全球华人瞩目的电视晚会也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节目制作方面,一方面在内容方面紧贴时事生活,另一方面不断将高科技融入晚会当中。拿语言类节目来说,涉及反腐倡廉的就有三个,这也是春晚诞生以来的鲜有情况。当然,除了内容创新和紧贴时事热点,科技创新更能为整场晚会增光添彩。2015羊年春晚不仅再次将全息投影技术运用其中,更有虚拟主持人“梦娃”亮相,以契合时代的灵动,赢得了网民的关注和喜爱。为了在除夕之夜给观众带来欢乐,导演组专门在审查中纳入了“笑果测评体系”,有专门的监测人员使用“掌声记录仪”监测现场观众在自然放松状态下对各个节目的鼓掌情况、笑声分贝等数据,同时配以研究员,对现场观众在各个时点的反应进行记录。
       在晚会的媒介运用方面,除传统电视直播以外,央视春晚首次实现网络直播,爱奇艺获得春晚的国内及海外独家在线直播版权,并在直播结束后快速提供直播转点播服务。爱奇艺首席内容官马东表示,除了春晚的独家直播、点播之外,春节期间爱奇艺还将调动综艺、娱乐、自制节目等全站优质资源,通过《春晚面对面》特别节目及《爱奇艺早班机》、《娱乐猛回头》、《娱乐大事件》等多档王牌娱乐自制节目,全方位报道央视羊年春晚筹划、彩排等台前幕后精彩故事。
       在与观众的互动方面,2015羊年春晚可谓创新多种形式,赚足粉丝人气。2014马年春晚应央视“开门办春晚”的口号,十分重视社交网络,“双屏互动”成为此次春晚社交网络传播的突出特点。今年,春晚宣传片于2月12日首次亮相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让美国民众感受中国春节传统的文化气息。央视还与微信、微博合作,利用微信公众号来推送关于春晚的最新消息,通过微博热门话题为春晚造势,赢得关注度。春晚大吐槽不再是制作方所避之不谈的话题,而成为其造势的工具。最能调动观众的可谓是利用微信平台的春晚“摇一摇”了,不仅可以摇到随机的明星祝福,在特定的时间段还可以摇到春晚赞助商所发放的红包。另外,还有上传全家福、吉祥物“阳阳”等新形式来使节目更加贴近平民,提高观众参与度。
       在互联网思维盛行的时代,万物皆可以互联,互联成全生态。春节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节日,春晚则是应运而生的产物。如今,春晚不仅仅是一台晚会,更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其与民众生活、商业运作、科技发展、时政宣传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春晚工作者不断努力着创新形式,提高晚会质量,从多方面完善这场全球华人的“年夜饭”,这是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体现。自媒体时代下,人人都可以是媒体发布端,这对春晚质量形成了大众监督,也促进了春晚的不断改革。唯有历久弥新才能经久不衰;文化与科技并驾齐驱,才能让艺术与生活与时俱进。
传媒评论员 熊媛:
       这届羊年春晚真可谓是史上“最废手的春晚”,从春晚一开始,屏幕右下方时不时出现的“微信摇一摇”提示,让全家人开始了眼睛忙手更忙的看春晚阵势。眼睛要在电视大屏和手机小屏随时切换,一边还要腾出手拿着手机不停地“摇一摇抢红包”,不时还得看着手表算一下距离抢红包大战还有多长时间。全神贯注、眉头紧锁,生怕错过了一个微信红包,这可让春晚观众们忙的不可开交,真可谓是把观众的一切感官都用了尽,不得不佩服哈文导演是真正领悟到了互联网时代下“人机交互”的真谛,让全球这么多中华儿女老老少少都能够在边看节目的同时一起拿起手机参与到节目互动中去,观众们不仅是全情投入,更是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春晚中去。这么看来,这届春晚也算的上是最消耗卡路里的一次春晚了吧。能够创造出在18日20:00~19日00:48,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的神话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了。的确,抢红包让春晚突出了互动感、分享感、参与感,让家里边显得特别热闹,让春晚紧跟上了互联网的潮流。但是在这热闹开心之余,笔者想问的是,即便抢到了那几块几毛的红包,但是又有多少人是将春晚都完整看完了呢?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