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要闻

浙传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传要闻 -> 正文

【暑期特稿·社会实践】因为爱,他们继续坚守

发布时间:2014-07-14 来源单位: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一周前,云南昭通。委婉绵延的大山,一个普通的工厂里。崔刚银的爸爸在打扫工厂是突然间晕倒。倒下的不止是这位夜以继日维持生活的父亲,也是兄弟姐妹四人和聋哑妈妈全部的依靠。

  崔刚银是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浙传情,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所支教小学的一名学生,是昭通市北闸镇塘房小学五年级的班长。就在昨天的语文测试中,全班有三分之一同学为半命题作文“——,我最佩服的人”填上了崔刚银这个名字。理由大多是性格坚强,成绩优异,作为班长有领导力。在受到全班同学尊重欢迎的同时,平日里,他照顾聋哑妈妈,帮扶家庭,和三兄弟共同撑起了苦难中的家庭。

  脏兮兮的小巷子,低于水平线的地板让原本潮湿的气候更加的猖狂。迎接我们的是乱飞的苍蝇和两只憔悴的小猫。崔刚银的妈妈拿出妹妹们平时穿的衣服垫在矮小的凳子上让前去家访的老师和支教团队的同学坐下,谢谢二字早已淹没在大家的哽咽声中。爬梯子上到二层隔层,屋顶上的破洞早已比漫飞的灰尘和堆积的肥料更加慑人心魄。但所有的这些都不能掩盖整整一面墙奖状的光辉。

  现在在医院照顾爸爸的是刚刚从小学毕业的兄妹俩。四个兄弟姐妹,知书达理,成绩优异,生活的困苦从来阻挡不了他们刻苦学习,力求上进的心。大家临走时,崔世江老师自己拿出100元捐给崔刚银并含泪嘱咐他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坚强地生活。一直坐在旁边的母亲含着激动的泪水出门送行,虽然她不能用语言来诉说自己心中的无奈和绝望,但从她的眼神里我们读到了她内心深处对这个家的坚守,他希望丈夫早日康复,因为他是全家的顶梁柱,更是孩子们继续求学、追求梦想的经济保障,她也想用千言万语来渴求我们对他们家的支持和援助,但此时,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中年妇女,心中有无限的自责和无奈,她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全家平安。

  原本就很贫寒的生活已经让兄弟姐妹四人多次想放弃学业以减轻父母的压力,一周前的意外更让这个家失去的最后的信心。虽然经过抢救爸爸已经从生死边缘暂时脱险,现在仍在医院进行复杂的治疗和康复。“浙传情·中国梦”社会暑期实践队的四名男队员在苟老师和崔老师的陪同下前往昭通市人民医院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

  刚到医院,接待我们的正是崔刚银的哥哥和姐姐,他们说父亲经过诊断患有脑溢血,这几天情况刚刚有所好转,但依然严峻,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为了深入了解情况,我们对负责照顾崔刚银父亲的护士进行了采访。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崔刚银父亲患有严重的脑溢血,这种病症一般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才能好转,即便好转也不能再做任何重活。护士也不厌其烦地诉说他们的不易,父亲身患重病、母亲天生聋哑,再加上四个仍在读书的孩子,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情况,她也特别同情这四个孩子小小年纪就要经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但更让她忍不住流出泪水的是这四个争气的孩子,他们为了这个家、为了爸爸妈妈、更为了自己的读书梦,始终默默将泪水藏在心里,坚守自己的学业。医院也考虑到这位患者的特殊情况,对他的治疗费用暂缓处理,现在已经缴纳了1000元的治疗费,拖欠医药费近1万元。目前的情况来看,医药费和营养费等仍无法估计,为了帮助这样一个不幸的家庭,我们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浙传情·中国梦”社会暑期实践支教队伍作为当代21世纪大学生队伍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号召各方爱心人士共同为崔刚银全家募捐善款。我们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心中始终有这样一个信念:父亲早日康复、家庭情况逐渐好转、四个兄弟姐妹继续他们的求学梦... ...

    “浙传情,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是国际文化传播学院的大学生支教调研小组,在第一阶段的支教实践中,通过崔刚银班主任苟老师的介绍了解到这位坚强的孩子的家庭状况,第一时间进行家访,伸出援手。在实践小组上一阶段的募捐中我们为塘房小学的学生们共募集2275.21元。现在,我们为了四个兄弟姐妹的爸爸的身体安康以及他们未来的求学之路,再次向大家发出请求,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构筑四位兄弟姐妹光明的求学坦途。

  救助渠道:支付宝账号:18686873101/中国建设银行卡帐号:6227001541270358760(为了方便我们记录您的姓名及后期统计,希望您能在付款后第一时间联系18686873101.)

最新推荐